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基于自外差激光线宽测量方法改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激光线宽理论第15-22页
    2.1 肖洛—汤斯线宽第15-18页
        2.1.1 矢量理论第16-17页
        2.1.2 RLC振荡电路模型第17-18页
    2.2 超过肖洛汤斯线宽第18-22页
        2.2.1 K因子展宽第18-19页
        2.2.2 K'因子展宽第19页
        2.2.3 a因子展宽第19-20页
        2.2.4 K'因子展宽第20页
        2.2.5 弛豫振荡第20页
        2.2.6 非均匀展宽第20-22页
第三章 线宽测量技术第22-45页
    3.1 外差探测第22-24页
    3.2 光频鉴别器第24-26页
    3.3 自外差探测第26-45页
        3.3.1 延迟自外差法第26-32页
            3.3.1.1 M-Z型DSHI第28-29页
            3.3.1.2 Michelson型DSHI第29-31页
            3.3.1.3 光纤延时线对DSHI的影响第31-32页
        3.3.2 循环损耗补偿延迟自外差法第32-45页
            3.3.2.1 相对强度噪声第35-36页
            3.3.2.2 光纤双折射效应第36-40页
            3.3.2.3 频率稳定性的影响第40-42页
            3.3.2.41/f噪声的影响第42-45页
第四章 两种改进循环自外差法的理论分析第45-55页
    4.1 系统参数不敏感型循环延迟自外差法系统输出功率谱第45-49页
        4.1.1 系统参数不敏感型循环延迟自外差法拍频信号功率谱仿真第48-49页
    4.2 Michelson型干涉仪结构的循环自外差法系统输出功率谱第49-55页
        4.2.1 Michelson型循环自外差法拍频信号功率谱仿真及分析第52-55页
第五章 循环损耗补偿延迟自外差法实验第55-74页
    5.1 实验系统第55-60页
        待测激光器第56页
        频移器第56-57页
        光纤放大器(EDFA)第57-58页
        光电探测器第58-60页
    5.2 系统设计及优化第60-62页
        5.2.1 光功率控制第60页
        5.2.2 非线性效应第60-61页
        5.2.3 EDFA的附加白噪声第61-62页
        5.2.4 偏振控制第62页
        5.2.5 环境干扰控制第62页
    5.3 信号处理及结果分析第62-74页
        5.3.1 功率谱测量第63-67页
        5.3.2 NKT激光器线宽测量第67-74页
            5.3.2.1 10dB直接测量第67-70页
            5.3.2.2 Voigt拟合第70-74页
第六章 结论及下步工作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页
    6.2 下步工作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脑更喜欢印刷书本还是电子书?--影响电子阅读效率的因素
下一篇:学习情境下大学生的媒体多任务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