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Φ-OTDR光纤入侵的分类算法研究及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光纤振动预警系统 | 第13-22页 |
2.1 系统简介 | 第13页 |
2.2 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架构 | 第13-18页 |
2.2.1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2.2 系统总体架构 | 第14-16页 |
2.2.3 ATCA机箱架构 | 第16-18页 |
2.3 系统光信号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2.3.1 φ-OTDR原理阐述 | 第18-20页 |
2.3.2 系统光路介绍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振动信号库的生成 | 第22-46页 |
3.1 振动信号库简介 | 第22-23页 |
3.2 振动检测 | 第23-28页 |
3.2.1 信号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3.2.2 信号检测算法 | 第25-28页 |
3.3 样本库成分一:小波系数能量特征 | 第28-35页 |
3.3.1 信号模板选取 | 第29页 |
3.3.2 信号相关运算 | 第29-31页 |
3.3.3 小波变换及多层分解 | 第31-35页 |
3.4 样本成分二:占空比特征 | 第35-38页 |
3.5 样本库成分三:AMDF过均值次数特征 | 第38-40页 |
3.6 样本库的整理 | 第40-41页 |
3.7 RVFL分类器 | 第41-4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现场测试及结果 | 第46-52页 |
4.1 现场试验简介及数据采集 | 第46页 |
4.2 测试地点一:北京门头沟 | 第46-48页 |
4.3 测试地点二:山东威海乳山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