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
| 导论 | 第11-19页 |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0.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 0.3 论文主题 | 第14-15页 |
| 0.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 0.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合作 | 第19-33页 |
| 1.1 分工理论 | 第19-22页 |
| 1.2 分工与交易费用的关系 | 第22-24页 |
| 1.3 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解释 | 第24-28页 |
| 1.4 组织分工弥补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 | 第28-31页 |
| 1.5 企业与市场分工基础不同导致的行为差异 | 第31-32页 |
| 1.6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现代劳动关系的契约本质 | 第33-49页 |
| 2.1 契约产生于分工发展 | 第33-35页 |
| 2.2 现代劳动关系的本质 | 第35-37页 |
| 2.3 两种资本产权的关系 | 第37-42页 |
| 2.4 人力资本产权的经济实现机制 | 第42-47页 |
| 2.5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我国劳动关系变革的契约化过程 | 第49-61页 |
| 3.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 | 第49-51页 |
| 3.2 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关系的变革 | 第51-56页 |
| 3.3 产权改革中劳动关系契约化的确立 | 第56-57页 |
| 3.4 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57-60页 |
| 3.5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劳动契约不完全性的理论研究 | 第61-81页 |
| 4.1 契约不完全的经济意义 | 第61-63页 |
| 4.2 劳动契约不完全的特性 | 第63-66页 |
| 4.3 劳动契约不完全的具体表现 | 第66-69页 |
| 4.4 降低劳动契约不完全的激励机制的选择 | 第69-77页 |
| 4.5 职工持股计划对劳动契约不完全性的影响 | 第77-80页 |
| 4.6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改制企业治理结构与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81-106页 |
| 5.1 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 | 第81-83页 |
| 5.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模式分析 | 第83-85页 |
| 5.3 改制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查分析 | 第85-90页 |
| 5.4 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模型分析 | 第90-105页 |
| 5.5 小结 | 第105-106页 |
| 第六章 政策与建议 | 第106-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 附件1 改制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方面调查表 | 第116-118页 |
| 附件2 职工持股企业劳动关系方面调查表 | 第118-120页 |
| 附件3 劳动关系部分调查问题的结果统计描述 | 第120-122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2-123页 |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