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身体话语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1928—1937)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2-17页
    0.1 选题意义第12-14页
    0.2 研究现状第14-15页
    0.3 研究方法第15-17页
1 身体话语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第17-28页
    1.1 理论资源的借鉴:西方哲学关于身体理论的阐释第17-23页
        1.1.1 重心轻身:柏拉图的身心二元论第17-19页
        1.1.2 褒身抑心:尼采的身体本体论第19-20页
        1.1.3 驱从欲望:弗洛伊德的欲望本体论第20-21页
        1.1.4 规训权力:福柯的权力一元论第21-23页
    1.2 身体话语的发生:身体理论与文学的亲缘关系第23-28页
        1.2.1 身体是文学的母亲:身体话语的文学价值第23-24页
        1.2.2 身体的解放与主体的张扬:现代文学视域下的身体话语第24-25页
        1.2.3 身体再造与身体隐喻:三十年代身体话语的文学表征第25-28页
2 社会语境与中国现代女作家身体意识的勃兴第28-36页
    2.1 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期与女作家的身份选择第28-32页
        2.1.1 知识女性与五四时期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第28-29页
        2.1.2 女革命家与三十年代政治思想话语的诉求第29-30页
        2.1.3 女作家与四十年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关注第30-32页
    2.2 三十年代女作家的身体意识第32-36页
        2.2.1 身体的工具化:革命文学中的身体规训第32-33页
        2.2.2 身体的中性化:性别意识下的自我颠覆第33-34页
        2.2.3 身体的个体性:审美形态下的生命体验第34-36页
3 三十年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身体话语书写第36-45页
    3.1 革命性话语与女性身体形态的规训第36-40页
        3.1.1 思想理念与“女性之躯”的背叛第36-38页
        3.1.2 形象面貌与“朴素阳刚”的规训第38-39页
        3.1.3 行为举止与对革命话语的服从第39-40页
    3.2 性别意识与女性生命欲望的诉求第40-45页
        3.2.1 个性解放与女性意识的觉醒第40-42页
        3.2.2 生育苦难与女性肉体的挣扎第42-43页
        3.2.3 男权压迫与女性尊严的屈辱第43-45页
4 三十年代女作家小说身体话语写作的艺术表现第45-54页
    4.1 客观性写实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第45-48页
        4.1.1 女性生存状态的真实性透视第45-47页
        4.1.2“革命+恋爱”的政治性情节第47-48页
    4.2 性别意识的视角与主体理想期待的浪漫性表述第48-50页
        4.2.1 灵肉合一憧憬浪漫爱情的女性化立场第48-49页
        4.2.2 游离于主流政治话语的中性化姿态第49-50页
    4.3 文学性审美与内在心理的主观性抒发第50-54页
        4.3.1 女性心灵足迹的唯美表述第51-52页
        4.3.2 女性身体疾病的内在隐喻第52-54页
5 三十年代女作家身体小说的追问与反思第54-62页
    5.1 三十年代女作家身体话语创作的成因第54-58页
        5.1.1 政治话语遮蔽下女性个体经验的寻求第54-55页
        5.1.2 审美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独特链接第55-57页
        5.1.3 性别视角下对男性话语封锁的突围第57-58页
    5.2 三十年代女作家身体话语的价值意义第58-62页
        5.2.1 弥补政治话语的审美性缺失第58-59页
        5.2.2 重建了女性躯体修辞学第59-60页
        5.2.3 引导当代身体话语的书写内涵第60-62页
结束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鲁迅与老舍小说的国民性主题比较
下一篇: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