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嬗变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15页
    0.1 小说创作与研究现状第11-13页
    0.2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 原初形态:苏州小巷文化的坚守者第15-21页
    1.1 理论背景:由启蒙到民间第15-17页
    1.2 评定参照系:“新写实小说”与“小巷文学”第17-18页
    1.3 对苏州小巷文化的坚守第18-21页
        1.3.1 苏州地域景观的展示第18-19页
        1.3.2 市井细民的日常生活描摹第19-21页
2 题材之变:飘移变动中的文学场域第21-29页
    2.1 从苏州小巷到官场生活第21-24页
        2.1.1 走出小巷融入新现实第21-23页
        2.1.2 宦海浮沉的世相实录第23-24页
    2.2 从城市底层到乡村民间第24-29页
        2.2.1 底层农民工的温情言说第24-26页
        2.2.2 山乡巨变的沉重书写第26-29页
3 主题之变:质疑追问中的人生价值第29-36页
    3.1 从观照淡泊生活到展露官场权欲第29-32页
        3.1.1 淡泊与世俗相融的追求第29-31页
        3.1.2 权利欲望对人性的侵袭第31-32页
    3.2 从展露官场权欲到回归美好乡村第32-36页
        3.2.1 由“异化”走向“救赎”第32-33页
        3.2.2 回归乡村美好人性第33-36页
4 叙事之变:表意焦虑中的叙事探索第36-41页
    4.1 叙述情感:由感性描绘转向零度介入第36-37页
    4.2 叙事风格:从平实走向荒诞第37-39页
    4.3 宏大叙事:由热情建构到拒绝逃避第39-41页
5 追问与反思:嬗变的原因与价值第41-49页
    5.1 嬗变的原因:诸多因素的多元共生第41-45页
        5.1.1 自身经历的影响第41-43页
        5.1.2 地域文化的熏陶第43-44页
        5.1.3 时代背景的推动第44-45页
    5.2 嬗变的意义与价值:于超越中开创新局面第45-49页
        5.2.1 超越具象苏州的版图第45-47页
        5.2.2 开创苏派小说的新局面第47-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体话语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1928—1937)
下一篇:从父子关系的视角解析《店员》中的犹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