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民族舞剧的审美特征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研究缘由 | 第9页 |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杨丽萍创作艺术生涯 | 第12-14页 |
| 一、1958年—1980年的艺术活动 | 第12页 |
| 二、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活动 | 第12页 |
| 三、民族舞剧创作时期的艺术活动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中国民族舞剧的概况 | 第14-17页 |
| 一、民族舞剧的定义 | 第14页 |
| 二、中国民族舞剧的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 (一) 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二) 发展中的问题 | 第15页 |
| (三) 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杨丽萍民族舞剧研究 | 第17-25页 |
| 一、独特构思 | 第17-20页 |
| (一) 创作背景 | 第17页 |
| (二) 内容与演员 | 第17-20页 |
| 二、文化内涵 | 第20-22页 |
| (一) 民族文化 | 第20-21页 |
| (二) 宗教文化 | 第21-22页 |
| 三、艺术价值及社会影响 | 第22-25页 |
| (一) 艺术价值 | 第22-23页 |
| (二) 社会影响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杨丽萍民族舞剧的审美特征 | 第25-34页 |
| 一、风格特征 | 第25-29页 |
| (一) 民族性 | 第25-26页 |
| (二) 地域性 | 第26-27页 |
| (三) 仪式性 | 第27-29页 |
| 二、艺术特征 | 第29-31页 |
| (一) 舞蹈语言特点 | 第29-30页 |
| (二) 舞蹈情感表达 | 第30-31页 |
| 三、美学特征 | 第31-34页 |
| (一) 服饰形象美 | 第31-32页 |
| (二) 音乐表现美 | 第32页 |
| (三) 舞台综合美 | 第32-33页 |
| (四) 舞蹈动作美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杨丽萍民族舞剧与其它民族艺术作品比较 | 第34-36页 |
| 一、专一性 | 第34页 |
| 二、原生性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注释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目录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