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1.2 可变配气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液压式可变配气系统原理及调节特性 | 第14-27页 |
2.1 配气参数及其功用 | 第14-18页 |
2.1.1 配气相位角及其功用 | 第15-17页 |
2.1.2 气门升程及其功用 | 第17-18页 |
2.1.3 发动机对配气参数变化的需求 | 第18页 |
2.2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结构及原理 | 第18-23页 |
2.2.1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2.2.2 相位调节原理 | 第20-21页 |
2.2.3 升程调节原理 | 第21-23页 |
2.3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的调节特性 | 第23-26页 |
2.3.1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2.3.2 配气参数的调节特性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配气参数调节特性的仿真研究 | 第27-48页 |
3.1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AMESim模型的建立 | 第27-34页 |
3.1.1 系统典型结构的数学模型 | 第27-30页 |
3.1.2 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30-34页 |
3.2 配气参数调节特性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4-46页 |
3.2.1 相位调节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34-40页 |
3.2.2 升程调节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40-45页 |
3.2.3 影响配气参数调节特性的因素 | 第45-46页 |
3.3 配气参数的控制策略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 第48-66页 |
4.1 发动机AMESim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4.1.1 四缸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48-51页 |
4.1.2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的引入 | 第51页 |
4.2 配气固定发动机工作情况的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4.3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配气参数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 | 第53-65页 |
4.3.1 配气相位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54-64页 |
4.3.2 进气门升程可变代替节气门仿真研究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液压式可变配气系统调节性能试验研究 | 第66-70页 |
5.1 发动机缸盖试验的搭建 | 第66页 |
5.2 发动机缸盖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5.2.1 相位调节试验结果 | 第66-69页 |
5.2.2 升程调节试验结果 | 第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