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配气机构论文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配气参数和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7-8页
    1.2 可变配气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液压式可变配气系统原理及调节特性第14-27页
    2.1 配气参数及其功用第14-18页
        2.1.1 配气相位角及其功用第15-17页
        2.1.2 气门升程及其功用第17-18页
        2.1.3 发动机对配气参数变化的需求第18页
    2.2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结构及原理第18-23页
        2.2.1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结构第19-20页
        2.2.2 相位调节原理第20-21页
        2.2.3 升程调节原理第21-23页
    2.3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的调节特性第23-26页
        2.3.1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3-25页
        2.3.2 配气参数的调节特性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配气参数调节特性的仿真研究第27-48页
    3.1 液压容积调节式可变配气系统AMESim模型的建立第27-34页
        3.1.1 系统典型结构的数学模型第27-30页
        3.1.2 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第30-34页
    3.2 配气参数调节特性的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4-46页
        3.2.1 相位调节特性的仿真分析第34-40页
        3.2.2 升程调节特性的仿真分析第40-45页
        3.2.3 影响配气参数调节特性的因素第45-46页
    3.3 配气参数的控制策略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第48-66页
    4.1 发动机AMESim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4.1.1 四缸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第48-51页
        4.1.2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的引入第51页
    4.2 配气固定发动机工作情况的仿真分析第51-53页
    4.3 液压式全可变配气系统配气参数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第53-65页
        4.3.1 配气相位控制策略仿真分析第54-64页
        4.3.2 进气门升程可变代替节气门仿真研究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液压式可变配气系统调节性能试验研究第66-70页
    5.1 发动机缸盖试验的搭建第66页
    5.2 发动机缸盖试验结果分析第66-69页
        5.2.1 相位调节试验结果第66-69页
        5.2.2 升程调节试验结果第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e2信号系统激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H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进度延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