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1-15页 |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目标电磁散射及FDTD算法简介 | 第15-29页 |
| 2.1 引言 | 第15页 |
| 2.2 目标电磁散射 | 第15-17页 |
| 2.3 FDTD基本原理 | 第17-28页 |
| 2.3.1 FDTD差分方程 | 第17-19页 |
| 2.3.2 FDTD稳定性条件和数值色散 | 第19-22页 |
| 2.3.3 吸收边界条件 | 第22-26页 |
| 2.3.4 FDTD法计算的基本要素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交替隐式减缩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 第29-47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ADI-R-FDTD算法分析 | 第29-37页 |
| 3.2.1 2D-ADI-R-FDTD算法分析 | 第29-32页 |
| 3.2.2 3D-ADI-R-FDTD算法分析 | 第32-36页 |
| 3.2.3 稳定性条件和数值色散 | 第36-37页 |
| 3.3 CPML在ADI-R-FDTD算法中的性能分析 | 第37-45页 |
| 3.3.1 公式推导 | 第38-41页 |
| 3.3.2 数值算例 | 第41-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混合显隐式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 第47-73页 |
| 4.1 引言 | 第47页 |
| 4.2 HIE-FDTD算法分析 | 第47-54页 |
| 4.2.1 2D-HIE-FDTD算法分析 | 第47-51页 |
| 4.2.2 3D-HIE-FDTD算法分析 | 第51-54页 |
| 4.3 CPML在HIE-FDTD算法中的性能分析 | 第54-64页 |
| 4.3.1 二维TE波模型 | 第54-57页 |
| 4.3.2 三维情形 | 第57-64页 |
| 4.4 HIE-FDTD在周期结构中的应用 | 第64-72页 |
| 4.4.1 算法的差分公式 | 第65-66页 |
| 4.4.2 周期边界的处理 | 第66-68页 |
| 4.4.3 算法稳定性条件 | 第68-70页 |
| 4.4.4 算例 | 第70-7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第73-99页 |
| 5.1 引言 | 第73-74页 |
| 5.2 目标测试 | 第74-86页 |
| 5.2.1 测量雷达系统及测量内容简介 | 第74页 |
| 5.2.2 全尺寸静态测量原理及方案 | 第74-81页 |
| 5.2.3 动态测量方案及航路规划 | 第81-83页 |
| 5.2.4 RCS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83-86页 |
| 5.3 目标位置测量 | 第86-88页 |
| 5.3.1 反演误差改正方法 | 第86-88页 |
| 5.3.2 测量实例 | 第88页 |
| 5.4 半物理模型仿真 | 第88-90页 |
| 5.5 数据比对分析 | 第90-98页 |
| 5.5.1 ADI-R-FDTD与HIE-FDTD仿真结果比对分析 | 第90-93页 |
| 5.5.2 仿真数据与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 | 第93-9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9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