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3页
    一、研究背景第6页
    二、研究意义第6-7页
        (一) 理论意义第6页
        (二) 实践意义第6-7页
    三、研究方法第7-8页
        (一) 文献法第7页
        (二) 内容分析法第7页
        (三) 访谈法第7-8页
    四、研究现状第8-13页
        (一) 儿童的性别形象的研究第8-9页
        (二) 儿童的内外在形象的研究第9-11页
        (三) 儿童的综合形象的研究第11-13页
第一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的分析框架第13-16页
    一、儿童形象的含义第13页
    二、研究框架第13-16页
        (一) 样本选择第13页
        (二) 分析框架第13-16页
第二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人物形象的分析第16-36页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人物的分布第16-20页
        (一) 教材中古代(1840年以前)儿童的分布第17-18页
        (二) 教材中近现代(1840年—1949年)儿童的分布第18-19页
        (三) 教材中当代(1949年之后)儿童的分布第19-20页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同时期儿童外在形象的分析第20-26页
        (一) 不同时期儿童性别形象的分布与分析第20-23页
        (二) 不同时期儿童国别形象的分布与分析第23-24页
        (三) 不同时期儿童身份形象的分布与分析第24-26页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内在形象的分析第26-33页
        (一) 不同时期儿童心理形象的分布与分析第27-31页
        (二) 不同时期儿童道德形象的分布与分析第31-33页
    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一) 时代分布不均第33-34页
        (二) 性别偏见严重第34页
        (三) 儿童成人化倾向显著第34-35页
        (四) 儿童身份特性时代分布差距过大第35-36页
第三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及对教材编写的建议第36-42页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第36-38页
        (一) 注重文化的融合与传承第36-37页
        (二) 重视儿童心理的快乐成长与发展第37页
        (三) 坚持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第37-38页
    二、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第38-42页
        (一) 合理编排不同时期的儿童人物第38-39页
        (二) 注重儿童形象性别的塑造第39页
        (三) 统筹编排不同时期儿童人物的身份第39-40页
        (四) 还原儿童的天性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英语三维语法知识教学设计研究--以“定语从句”为例
下一篇:富硒水稻基因型筛选及水稻和水果富硒、铁、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