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研究背景 | 第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遵义会议精神的科学内涵 | 第13-23页 |
(一)坚定信念、实现转折 | 第13-15页 |
(二)破除迷信、实事求是 | 第15-16页 |
(三)独立自主、勇于创新 | 第16-18页 |
(四)民主集中、敢于担当 | 第18-20页 |
(五)冲破险阻、务必求胜 | 第20-23页 |
二、遵义会议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第23-29页 |
(一)遵义会议精神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 第23-25页 |
(二)遵义会议精神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5-27页 |
(三)遵义会议精神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27-29页 |
三、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9-41页 |
(一)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1.遵义会议精神在高校中认识程度较低 | 第30-31页 |
2.遵义会议精神在高校中影响力较弱 | 第31-33页 |
3.遵义会议精神在高校中传播程度较小 | 第33-35页 |
(二)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5-41页 |
1.学校及社会过于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 | 第35-37页 |
2.海外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7-38页 |
3.高校教育方法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8-41页 |
四、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 第41-50页 |
(一)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 | 第41-44页 |
1.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学技巧 | 第42-43页 |
2.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第43-44页 |
(二)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 第44-47页 |
1.营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 | 第44-45页 |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 第45-47页 |
(三)利用新媒体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 第47-50页 |
1.组建微信公众平台 | 第47-48页 |
2.拍摄网络微电影 | 第48页 |
3.搭建校园文化网站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一 | 第55-56页 |
附录二 | 第56-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