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一、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创新点及不足第10-12页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相关文献综述第12-17页
    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2.1.1 舞弊动因研究第12-13页
        2.1.2 舞弊手段研究第13-14页
        2.1.3 舞弊识别研究第14页
        2.1.4 舞弊防范研究第14-15页
    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2.2.1 舞弊动因研究第15页
        2.2.2 舞弊手段研究第15页
        2.2.3 舞弊识别研究第15-16页
        2.2.4 舞弊防范研究第16页
    2.3 文献评述第16-17页
三、财务舞弊理论概述第17-20页
    3.1 财务舞弊概念第17页
    3.2 财务舞弊特征第17-18页
        3.2.1 财务舞弊主体一般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第17页
        3.2.2 财务舞弊客体通常为公司财务信息数据第17页
        3.2.3 财务舞弊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不变第17-18页
        3.2.4 财务舞弊行为连续不断第18页
    3.3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第18-19页
        3.3.1 压力理论第18页
        3.3.2 机会理论第18页
        3.3.3 借口理论第18-19页
    3.4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第19-20页
        3.4.1 披露不实收入第19页
        3.4.2 虚增资产第19页
        3.4.3“关联交易”创造利润第19-20页
四、财务舞弊个案研究及解析第20-36页
    4.1 康美药业第20-23页
        4.1.1 企业概况第20页
        4.1.2 舞弊动因分析第20-21页
        4.1.3 舞弊手段分析第21-23页
        4.1.4 财务舞弊日后事项第23页
    4.2 金亚科技第23-27页
        4.2.1 企业概况第23-24页
        4.2.2 舞弊动因分析第24-25页
        4.2.3 舞弊手段分析第25-26页
        4.2.4 财务舞弊日后事项第26-27页
    4.3 新中基第27-31页
        4.3.1 企业概况第27页
        4.3.2 舞弊动因分析第27-28页
        4.3.3 舞弊手段分析第28-30页
        4.3.4 财务舞弊日后事项第30-31页
    4.4 财务舞弊多案例对比研究第31-34页
        4.4.1 舞弊动因分析第31-33页
        4.4.2 舞弊手段分析第33-34页
    4.5 舞弊识别的有效方法总结第34-36页
        4.5.1 常识识别法第34页
        4.5.2 经营性损益识别法第34页
        4.5.3 审计意见识别法第34页
        4.5.4 非关联交易识别法第34-35页
        4.5.5 识别方法“几步走”第35-36页
五、防范舞弊的建议与结论第36-39页
    5.1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加强道德建设第36-37页
        5.1.1 改善公司内控环境第36页
        5.1.2 完善董事制度,实施监事职能第36页
        5.1.3 建立损失赔偿机制第36-37页
    5.2 加强外部监管第37页
        5.2.1 中介机构的作用第37页
        5.2.2 规范审计机构的管理第37页
        5.2.3 政府层面的防治措施第37页
    5.3 文章总结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面死亡困境,追问生命价值--论毕淑敏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下一篇:混凝土箱梁桥面铺装力学行为与结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