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初等学校、中等学校论文

西北乡域中小学教学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热环境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热环境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2. 室内热环境基础理论第18-28页
    2.1 热感觉和热舒适第18-19页
        2.1.1 热感觉基本概念第18-19页
        2.1.2 热舒适基本概念第19页
    2.2 热舒适影响因素第19-23页
        2.2.1 物理环境参数第20-21页
        2.2.2 个体变量第21-23页
    2.3 热舒适模型及评价标准第23-26页
        2.3.1 适应性模型的提出第23-24页
        2.3.2 热舒适评价指标选取第24-25页
        2.3.3 热舒适标准第25-26页
    2.4 热舒适研究方法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中小学教室室内热环境现场调研第28-41页
    3.1 教室热环境现场调查研究方法第28-35页
        3.1.1 样本选择第28-32页
        3.1.2 热环境参数测试第32-34页
        3.1.3 主观问卷调查第34-35页
    3.2 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第35-40页
        3.2.1 新陈代谢率第35页
        3.2.2 服装热阻第35-38页
        3.2.3 室内外热环境现状第38-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1-60页
    4.1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第41-53页
        4.1.1 热感觉投票第41-43页
        4.1.2 MTS与PMV模型的比较第43-46页
        4.1.3 热接受率与热舒适区间第46-48页
        4.1.4 热期望温度第48-49页
        4.1.5 室内热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第49-52页
        4.1.6 舒适温度范围第52-53页
    4.2 适应性分析第53-57页
        4.2.1 人体适应性分析第53-54页
        4.2.2 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模型aPMV第54-57页
    4.3 与其他热舒适现场研究结果的比较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60-61页
    5.2 课题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1页
    附录A 主观问卷调查表第66-68页
    附录B 图表目录第68-70页
    附录C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RK1/2通过调节GSH合成影响淋巴母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高档酒店特许经营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