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基于学业自我的高中语文作业改革实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22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6页
        (一)研究缘起第12页
        (二)理论支撑第12-14页
        (三)意义阐释第14-16页
    二、文献综述第16-19页
        (一)关于自主作业研究现状第16-18页
        (二)语文学业自我研究综述第18-19页
        (三)对语文作业改革的启示第19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2页
        (一)文献研究第20页
        (二)问卷调查第20页
        (三)观察访谈第20页
        (四)案例分析第20-21页
        (五)行动研究第21-22页
第一章 理论背景:语文学业自我与高中语文作业第22-27页
    一、语文学业自我概念第22-24页
        (一)语文学业自我的理论内涵第22页
        (二)语文学业自我的等级结构第22-24页
    二、高中语文作业及其改革实验第24-26页
        (一)语文作业的内涵与心理第24-25页
        (二)语文作业的改革与实践第25-26页
    三、高中语文作业与学业自我、语文成绩、语文素养的相关性第26-27页
第二章 现实透视:语文作业的实施困境和改革路径第27-38页
    一、问卷调查:语文作业中的学业自我认知第27-30页
        (一)科学取样及调查第27页
        (二)数据汇总及分析第27-30页
    二、观察访谈:语文作业中的学业自我行为第30-34页
        (一)课堂观察第30-31页
        (二)课后访谈第31-34页
    三、现实困境:语文作业中的学业自我缺失第34-36页
        (一)认识误区及其根源第34-35页
        (二)行为误区及其根源第35-36页
    四、改革路径:语文作业中的学业自我回归第36-38页
        (一)作业内涵的开拓和作业观的转型第36页
        (二)集合个别学力和集体效力的活动第36-37页
        (三)完善心理调适与习得动力的评价第37-38页
第三章 横向渗透:针对课型分层的语文作业模型第38-50页
    一、构筑语文必修常规课“作业内外场”第38-42页
        (一)课堂领跑:指向语文素养的远目标驱动作业第38-39页
        (二)课后赋权:助力自主习得的近目标积累作业第39-40页
        (三)场域整合:听说读写活动的全素养自主作业第40-42页
    二、搭建语文选修读书课“作业微平台”第42-45页
        (一)个性平台:读书课的实施原则第42-43页
        (二)自选共创:读书课的实施环节第43-44页
        (三)书生本色:读书课的实施效应第44-45页
    三、打造语文习题讲评课“作业共同体”第45-47页
        (一)“我是辩论手”第45-46页
        (二)“我是命题人”第46-47页
        (三)“学长来参与”第47页
    四、形成语文过程写作课“习作生态圈”第47-50页
        (一)读者圈第48页
        (二)作者圈第48页
        (三)作品圈第48-50页
第四章 纵向设计:贯穿高中三年的语文作业实验第50-66页
    一、“作业团队”—语文学业自我的动力环境第50-52页
        (一)作业团队组成第50页
        (二)驱动自主设计第50-51页
        (三)促进联合教育第51-52页
    二、“天天语文”—语文学业自我的培养基础第52-55页
        (一)丰富作业内涵第53页
        (二)助力自主习得第53-54页
        (三)典型随笔样本第54-55页
    三、“笔聊对话”—语文学业自我的评价体系第55-59页
        (一)创新评价机制第56页
        (二)培养学业自信第56页
        (三)笔聊文本案例第56-59页
    四、“过程写作”—语文学业自我的生态系统第59-66页
        (一)强化过程训练第59-60页
        (二)完善作业品格第60-61页
        (三)过程写作课例第61-66页
第五章 作业革命:实验总结反思及作业改革展望第66-70页
    一、研究收获与反思第66-67页
        (一)写作思维,合作实践,科研品质的收获第66页
        (二)理论视野、实践参与、行文组织的不足第66-67页
    二、研究方向与展望第67-70页
        (一)“读写本”式的作业自主开发第67页
        (二)“天天语文”式的作业动力机制第67-68页
        (三)“笔聊”式的作业评价艺术第68页
        (四)“过程写作”式的作业动态处理第68页
        (五)“长作业”实验提升学业自我第68-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附录第77-80页
    附录一 调查问卷第77-79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材料与信号放大技术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疫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合作社资金互助风险问题及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