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10页 |
(二)系统分析方法 | 第10页 |
(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 第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4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14页 |
(三)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5-22页 |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形成的过程 | 第15-17页 |
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内容 | 第17-18页 |
三、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评价和认识 | 第18-19页 |
四、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从科学到实践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按劳分配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2-42页 |
一、按劳分配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 第22-33页 |
(一)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的发展 | 第22-24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按劳分配的发展 | 第24-27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按劳分配的发展成果 | 第27-33页 |
二、按劳分配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42页 |
(一)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 第33-35页 |
(二)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分配与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 第35-36页 |
(三)行业垄断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 | 第36-37页 |
(四)大量非正常收入的存在造成的社会不公 | 第37-40页 |
(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的分配不公平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坚持和完善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制度的对策 | 第42-55页 |
一、全面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 第42-45页 |
(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 第42-43页 |
(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第43-45页 |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 第45-48页 |
(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46-47页 |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第47-48页 |
三、规制行业垄断,重塑分配制度 | 第48-50页 |
(一)合理规制国企收益制度 | 第48-49页 |
(二)规范垄断行业收入标准 | 第49页 |
(三)优化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竞争 | 第49-50页 |
四、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第50-52页 |
(一)规范公务员的收入 | 第50页 |
(二)打击非法收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 | 第50-51页 |
(三)规范不合理收入 | 第51-52页 |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52-55页 |
(一)完善社保相关法律 | 第53页 |
(二)完善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 第53页 |
(三)提高统筹的层次,畅通社保基金互济制度 | 第53-54页 |
(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提高其运营水平 | 第54页 |
(五) 扩大社会保障调节的手段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4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