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中国可再生能源弃电问题严重 | 第11-12页 |
1.1.2 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是可再生能源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1.2.1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垂直一体化调度机制下电力市场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竞价上网模式下电力市场调度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国际经验 | 第18-26页 |
2.1 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分析 | 第18-21页 |
2.1.1 世界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18-20页 |
2.1.2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分析 | 第20-21页 |
2.2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21-26页 |
2.2.1 德国经验借鉴 | 第21-22页 |
2.2.2 美国经验借鉴 | 第22-23页 |
2.2.3 丹麦经验借鉴 | 第23-26页 |
第3章 垂直一体化调度方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 | 第26-40页 |
3.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第26-33页 |
3.1.1 模型构建 | 第26-29页 |
3.1.2 数据来源 | 第29-32页 |
3.1.3 模型求解 | 第32-33页 |
3.2 不同调度目标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40页 |
3.2.1 经济成本最小为调度目标的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3.2.2 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情况下的结果及分析 | 第35页 |
3.2.3 能源效率最高为目标的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3.2.4 垂直一体化下不同调度目标的结果对比 | 第37-40页 |
第4章 竞价上网调度方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 | 第40-5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0-46页 |
4.1.1 博弈论及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 第40-43页 |
4.1.2 双层优化理论 | 第43-44页 |
4.1.3 社会福利理论 | 第44-46页 |
4.2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第46-50页 |
4.2.1 竞价上网调度模型建立思路 | 第46-47页 |
4.2.2 电力市场古诺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4.2.3 电力市场供给函数均衡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4.2.4 数据来源 | 第50页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56页 |
4.3.1 古诺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4.3.2 SFE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4.3.3 古诺模型和SFE模型的结果对比 | 第54-56页 |
第5章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激励机制改进措施 | 第56-68页 |
5.1 调度机制改进措施 | 第56-62页 |
5.1.1 调度机制改进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 | 第56-57页 |
5.1.2 调度机制改进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57-61页 |
5.1.3 调度机制改进的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5.2 碳税激励机制改进措施 | 第62-65页 |
5.2.1 碳税激励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2 碳税激励机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63-65页 |
5.2.3 碳税激励机制改进的政策建议 | 第65页 |
5.3 价格补贴激励机制改进措施 | 第65-68页 |
5.3.1 价格补贴激励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2 价格补贴激励机制改进的政策建议 | 第67-68页 |
第6章 研究结果和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