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2-2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1. 对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4页 |
2. 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4-16页 |
3.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对策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 文献法分析法 | 第18页 |
2. 比较分析法 | 第18页 |
3. 实证研究法 | 第18-19页 |
(六)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1. 创新点 | 第19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 教育质量 | 第20页 |
(二) 教育质量观 | 第20-21页 |
(三)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内蒙古研究生教育现状 | 第22-38页 |
(一) 发展历程 | 第22页 |
(二) 内蒙古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第22-30页 |
1. 内蒙古研究生教育规模 | 第22-25页 |
2. 内蒙古研究生教育结构 | 第25-28页 |
3. 内蒙古研究生教育评价 | 第28-30页 |
(三) 内蒙古研究生教育发展成就 | 第30-33页 |
1. 培养规模扩大 | 第30-31页 |
2. 培养能力提升 | 第31-32页 |
3. 培养实力增强 | 第32-33页 |
4.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 第33页 |
(四) 内蒙古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1. 培养单位地区分布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2. 科研经费的配置问题 | 第34-35页 |
3. 生源质量问题 | 第35页 |
4. 学位点建设问题 | 第35页 |
5. 研究生培养过程问题 | 第35-36页 |
6. 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 第36-37页 |
7. 教育质量监督问题 | 第37-38页 |
三、内蒙古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4页 |
(一) 内蒙古地区发展的因素 | 第38页 |
(二) 民族地区招生政策因素 | 第38-39页 |
(三) 研究生生源因素 | 第39-40页 |
(四) 研究生培养单位建设因素 | 第40页 |
(五) 导师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六) 研究生个体因素 | 第41-42页 |
(七) 培养过程因素 | 第42页 |
(八)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 第42-44页 |
四、可借鉴的国外研究生教育经验 | 第44-50页 |
(一) 招生制度 | 第44-45页 |
1. 美国研究生招生制度 | 第44-45页 |
2. 日本研究生招生制度 | 第45页 |
(二) 课程制度 | 第45-46页 |
1. 美国研究生教育课程制度 | 第45-46页 |
2. 日本研究生教育课程制度 | 第46页 |
(三)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 第46-48页 |
1. 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 第46-47页 |
2. 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 | 第47-48页 |
(四) 国外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启示 | 第48-50页 |
1. 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 第48页 |
2. 改革课程制度 | 第48页 |
3. 改革评估机制 | 第48-50页 |
五、提升内蒙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53页 |
(一)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 第50页 |
(二) 强化生源质量 | 第50-51页 |
(三) 完善研究生课程设置 | 第51页 |
(四) 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 第51-52页 |
(五) 强化培养单位及社会机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控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