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红色旅游景区免费开放条件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国外关于红色旅游及门票价格的研究第10-11页
     ·国内红色旅游及门票价格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红色旅游的理论基础概述第15-20页
     ·红色旅游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红色旅游定义第15页
     ·红色旅游资源定义第15-16页
   ·红色旅游的特点第16-17页
     ·政治与思想的学习性第16页
     ·历史与现实的相容性第16页
     ·社会的公益性第16-17页
     ·旅游资源的相容性第17页
   ·红色旅游“准公共产品”属性分析第17-18页
   ·红色旅游开发的意义第18-20页
     ·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18页
     ·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第18-19页
     ·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第19页
     ·有利于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第19-20页
第3章 红色旅游景区免费开放后的发展现状第20-28页
   ·红色旅游景区免费开放后发展情况第20-21页
     ·游客量“爆棚”,资源破坏严重第20页
     ·收入减少,管理难度大第20-21页
     ·发展动力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第21页
     ·游客结构改变,景区"边缘化"第21页
   ·井冈山作为红色旅游代表的地位分析第21-23页
     ·拥有不可复制也不可代替的红色资源第22页
     ·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第22-23页
     ·拥有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第23页
   ·井冈山红色旅游景点免费开放后发展现状第23-28页
     ·旅游收入及接待人数持续增长第23-25页
     ·旅游产品趋于多样化第25-26页
     ·相关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第26页
     ·游客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第26-27页
     ·逐渐形成经济发展圈第27-28页
第4章 免费开放条件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概述第28-36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的概念第28-29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概念第28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具体内涵第28-29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产生背景第29-31页
     ·井冈山红色旅游成功的经验总结第29-30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提出的出发点第30-31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的特征第31-32页
     ·赢利点多元化第31页
     ·产业结构升级化第31页
     ·旅游产品多样化第31-32页
     ·门票定价公益化第32页
   ·红色旅游“准公共产品”属性与“非门票经济”的本质联系第32-34页
     ·红色旅游产品公益性基础上的盈利性分析第32-33页
     ·红色旅游“准公共产品”属性与“非门票经济”的本质联系第33-34页
   ·创建红色旅游“非门票经济”模式的必要性第34-36页
     ·红色旅游市场发展分析第34页
     ·政府政策因素分析第34-35页
     ·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分析第35-36页
第5章 “非门票经济”模式下红色旅游经营机制第36-41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下红色旅游发展融资渠道可行性分析第36-37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下红色旅游综合效益实现路径第37-39页
     ·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第37-38页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第38页
     ·结合资源优势,整合旅游产品第38-39页
   ·“非门票经济”模式下红色旅游经营保障机制第39-41页
     ·简化红色旅游管理体制第39页
     ·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第39-40页
     ·加大管理力度第40页
     ·完善门票定价机制第40-41页
第6章 结论第41-43页
   ·主要结论第41-42页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A第46-48页
附录B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昌市旅行社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研究
下一篇: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中小板块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