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多目标布局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1.1.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第11页 |
1.1.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1.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1.1.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基本理论 | 第23-31页 |
2.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概述 | 第23-25页 |
2.1.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 | 第23-24页 |
2.1.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功能 | 第24页 |
2.1.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组成 | 第24-25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2.2.1 城市规模及布局形态 | 第25-26页 |
2.2.2 线路长度及沿线人口密度 | 第26页 |
2.2.3 轨道交通出行需求 | 第26-27页 |
2.2.4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 第27页 |
2.2.5 站间距对车站布局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确定 | 第28-30页 |
2.3.1 站间距对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2 站间距确定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优化研究 | 第31-44页 |
3.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三阶段布局法 | 第31-33页 |
3.1.1 确定候选站点 | 第31页 |
3.1.2 确定初始候选站点布局方法 | 第31-33页 |
3.1.3 站点布局优化 | 第33页 |
3.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优化模型 | 第33-41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33-34页 |
3.2.2 覆盖量模型 | 第34-37页 |
3.2.3 费用效益模型 | 第37-41页 |
3.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41-43页 |
3.3.1 多目标问题概述 | 第41-42页 |
3.3.2 轨道车站布局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模型求解 | 第44-50页 |
4.1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第44-46页 |
4.1.1 模拟退火算法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4.1.2 模拟退火算法步骤 | 第45-46页 |
4.1.3 模拟退火算法的伪程序 | 第46页 |
4.2 车站布局模型优化求解 | 第46-49页 |
4.2.1 经典的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简介 | 第46-48页 |
4.2.2 算法设计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优化算例分析 | 第50-58页 |
5.1 算例数据 | 第50-52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5.2.1 车站布局方案 | 第52-56页 |
5.2.2 方案优化分析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