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异同点 | 第15-29页 |
2.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15-20页 |
2.1.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教育 | 第15-16页 |
2.1.2 突出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教育 | 第16-18页 |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教育 | 第18-19页 |
2.1.4 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心理教育 | 第19-20页 |
2.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0-25页 |
2.2.1 弘扬自由民主精神的政治教育 | 第20-21页 |
2.2.2 突出个人主义精神的道德教育 | 第21-22页 |
2.2.3 体现西方优越观的宗教教育 | 第22-24页 |
2.2.4 发展完善的心理教育 | 第24-25页 |
2.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点 | 第25-27页 |
2.3.1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同点 | 第25-26页 |
2.3.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点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及异同点 | 第29-41页 |
3.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29-33页 |
3.1.1 有全国统一保障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29-30页 |
3.1.2 以规范化和灌输式为特点的学校教育 | 第30-31页 |
3.1.3 尚需加强的社会教育 | 第31-32页 |
3.1.4 相对规范的考核方式 | 第32-33页 |
3.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33-37页 |
3.2.1 各州为政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3-34页 |
3.2.2 以个性化和渗透式为特点的学校教育 | 第34-35页 |
3.2.3 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社会教育 | 第35-36页 |
3.2.4 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 | 第36-37页 |
3.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的异同点 | 第37-40页 |
3.3.1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相同点 | 第37-39页 |
3.3.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不同点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第41-48页 |
4.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定应扬长避短 | 第41-44页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导地位 | 第41-42页 |
4.1.2 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 第42-43页 |
4.1.3 教育内容应紧贴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 | 第43-44页 |
4.2 批判地借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44-47页 |
4.2.1 理论灌输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 第44-45页 |
4.2.2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 第45-46页 |
4.2.3 网络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