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概述第9-14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概念第9-12页
        (一)本罪的概念之争第9-10页
        (二)本罪的重新定义第10-12页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类型第12-14页
        (一)本罪的立法种类第12-13页
        (二)本罪的理论分类第13-14页
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构成特征第14-23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客体之争及探析第14-16页
        (一)本罪客体之争第14-15页
        (二)本罪客体探析第15-16页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象范围之争及界定第16-18页
        (一)本罪对象范围的争议第16-17页
        (二)本罪对象范围的界定第17-18页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客观构成的解读第18-21页
        (一)本罪“违反国家规定”的含义第18页
        (二)本罪“非法提供”的含义第18-19页
        (三)本罪“非法获取”的含义第19-20页
        (四)本罪“情节严重”的理解第20-21页
    四、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主体范围之争及界定第21-23页
        (一)本罪主体范围之争第21页
        (二)本罪主体范围的界定第21-23页
第三章 域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与启示第23-29页
    一、域外关于本类犯罪的立法概况第23-26页
        (一)美国以隐私权为核心的分散式刑事立法第23-24页
        (二)英国的《数据保护法》第24-25页
        (三)德国的《联邦数据保护法》第25页
        (四)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5-26页
    二、域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比较第26-27页
        (一)立法模式不同第26页
        (二)权利基础趋同第26页
        (三)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第26-27页
        (四)立法保护范围均有扩大趋势第27页
    三、域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启示第27-29页
        (一)个人信息权利的基础明确第27页
        (二)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完备第27-28页
        (三)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动态性第28-29页
第四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第29-34页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缺陷第29-31页
        (一)本罪客体外延局限第29-30页
        (二)本罪对象范围有限第30页
        (三)“违反国家规定”的缺陷第30页
        (四)本罪行为方式有限第30-31页
        (五)本罪主体范围过窄第31页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完善第31-34页
        (一)完善配套立法第31-32页
        (二)扩大本罪的对象范围第32页
        (三)扩大本罪主体范围第32页
        (四)增设非法处置公民个人信息罪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嵌入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便利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两岸旅游服务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