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成年人心理学论文

幼儿母亲的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及其教养方式的关系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心理一致感研究综述第11-16页
        1.1.1 心理一致感的概念及结构第11页
        1.1.2 心理一致感的影响路径第11-12页
        1.1.3 心理一致感的稳定性研究第12页
        1.1.4 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2-14页
        1.1.5 心理一致感与情绪的关系研究第14页
        1.1.6 心理一致感的作用机制研究(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第14-15页
        1.1.7 心理一致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与修订使用第15-16页
    1.2 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第16-20页
        1.2.1 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和取向第16-17页
        1.2.2 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7-19页
        1.2.3 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第19-20页
    1.3 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第20-24页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20-21页
        1.3.2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1页
        1.3.3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21-22页
        1.3.4 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第22-23页
        1.3.5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23-24页
    1.4 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第24-27页
        1.4.1 社会支持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第24页
        1.4.2 心理一致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第24-25页
        1.4.3 社会支持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第25-26页
        1.4.4 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和教养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第26-27页
2 问题提出第27-29页
3 研究意义第29-30页
    3.1 理论意义第29页
    3.2 实践意义第29-30页
4 研究目的第30-31页
5 研究假设第31-32页
6 研究方法第32-34页
    6.1 被试选择第32页
    6.2 问卷发放、回收及筛除标准第32页
    6.3 研究工具第32-33页
        6.3.1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第32页
        6.3.2 母亲教养方式问卷第32-33页
        6.3.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第33页
        6.3.4 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第33页
    6.4 统计软件第33-34页
7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34-54页
    7.1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状况的统计与分析第34-38页
        7.1.1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的总体情况第34页
        7.1.2 不同年龄的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的差异第34-35页
        7.1.3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的差异第35页
        7.1.4 不同职业状况的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的差异第35页
        7.1.5 不同家庭收入状况的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的差异第35-36页
        7.1.6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在陪伴孩子时间上的差异第36页
        7.1.7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在孩子主要陪伴人上的差异第36-37页
        7.1.8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在孩子一年入医次数上的差异第37页
        7.1.9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在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上的差异第37页
        7.1.10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在对自己与孩子关系评价上的差异第37-38页
    7.2 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特点的统计与分析第38-44页
        7.2.1 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第38页
        7.2.2 不同年龄的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第38-39页
        7.2.3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第39-40页
        7.2.4 不同职业状况的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第40-41页
        7.2.5 不同家庭年收入的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第41-42页
        7.2.6 不同出生地(城镇or农村)的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第42页
        7.2.7 幼儿母亲教养方式在儿童年龄上的差异第42-43页
        7.2.8 幼儿母亲教养方式在儿童性别上的差异第43-44页
        7.2.9 幼儿母亲教养方式在对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评价上的差异第44页
    7.3 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状况的统计与分析第44-47页
        7.3.1 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的整体情况第44-45页
        7.3.2 不同年龄的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的差异第45页
        7.3.3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的差异第45-46页
        7.3.4 不同职业状况的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的差异第46-47页
        7.3.5 不同家庭年收入的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的差异第47页
    7.4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47-48页
        7.4.1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与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第47-48页
        7.4.2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与其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48页
        7.4.3 幼儿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其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48页
    7.5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在社会支持及教养方式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48-54页
8 讨论第54-62页
    8.1 幼儿母亲心理一致感的特点第54-56页
    8.2 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特点第56-58页
    8.3 幼儿母亲社会支持的状况第58-59页
    8.4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第59-62页
        8.4.1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与其教养方式的关系第59页
        8.4.2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第59-60页
        8.4.3 幼儿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第60页
        8.4.4 幼儿母亲的心理一致感在社会支持和教养方式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60-62页
9 研究结论第62-63页
10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附录:本研究所用问卷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加工中的笔画数效应:来自ERP的证据
下一篇:双能CT单能谱图像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