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传统桥梁健康检测手段存在的缺陷 | 第7-9页 |
1.3 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的进展和现状 | 第9-15页 |
1.3.1 桥梁健康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9-11页 |
1.3.2 我国桥梁健康监测发展状况 | 第11页 |
1.3.3 桥梁综合评估技术的现状 | 第11-14页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1.4 桥梁健康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 第15-16页 |
1.5 大跨径桥梁安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 第16-18页 |
1.6 大跨径桥梁安全监测的内容和功能 | 第18页 |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构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准则和规律 | 第21-33页 |
2.1 构建健康监测系统所面临问题 | 第21页 |
2.2 监测项目的设计准则 | 第21-23页 |
2.3 桥梁安全监测测点布置技术 | 第23-27页 |
2.3.1 桥梁远程监测测点布置原则 | 第23-24页 |
2.3.2 常见监测桥型的监测部位及监测内容 | 第24-27页 |
2.4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方法及传感器确定 | 第27-32页 |
2.4.1 应变监测 | 第27页 |
2.4.2 变形监测 | 第27-28页 |
2.4.3 温度、湿度传感器 | 第28-29页 |
2.4.4 振动监测 | 第29页 |
2.4.5 斜拉索索力的监测 | 第29-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家花园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概述 | 第33-41页 |
3.1 课题背景 | 第33页 |
3.2 高家花园大桥现场监控系统方案 | 第33-39页 |
3.2.1 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3.2.2 监测参数要求和所用传感器 | 第34页 |
3.2.3 系统总体方案图 | 第34-35页 |
3.2.4 系统方案实施 | 第35-38页 |
3.2.5 系统硬件和软件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估指数的评价体系 | 第41-75页 |
4.1 概述 | 第41-44页 |
4.1.1 课题背景 | 第41页 |
4.1.2 基本概念、原理 | 第41-43页 |
4.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 第43页 |
4.1.4 主要创新点 | 第43-44页 |
4.2 数据分析体系介绍 | 第44-66页 |
4.2.1 基本内容 | 第44页 |
4.2.2 数据分析软件系统界面介绍 | 第44-47页 |
4.2.3 数据存贮子系统 | 第47-48页 |
4.2.4 实时数据分析及评估预警子系统 | 第48页 |
4.2.5 周期数据分析及评估预警子系统 | 第48-49页 |
4.2.6 定值评判 | 第49-50页 |
4.2.7 数学模型指标 | 第50-66页 |
4.3 综合评估指数体系介绍 | 第66-72页 |
4.3.1 强度指数 | 第66-70页 |
4.3.2 刚度指数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五章 评价体系在高家花园大桥中的应用 | 第75-87页 |
5.1 高家花园大桥实测变形和结果分析 | 第75-82页 |
5.2 高家花园大桥实测应变及结果分析 | 第82-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91页 |
6.1 结论 | 第87-88页 |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