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1章 我国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最新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9-16页 |
1.1 最高院暂行规定解读 | 第9-12页 |
1.1.1 技术调查官身份定位 | 第10-12页 |
1.1.2 技术调查官职责范围 | 第12页 |
1.2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实践 | 第12-14页 |
1.3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实践 | 第14页 |
1.4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实践 | 第14-16页 |
第2章 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2.1 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的概念 | 第16页 |
2.2 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的优势 | 第16-20页 |
2.2.1 高效性 | 第17-18页 |
2.2.2 中立性 | 第18-19页 |
2.2.3 便捷性 | 第19-20页 |
第3章 域外知识产权诉讼技术事实查明途径 | 第20-26页 |
3.1 大陆法系知识产权诉讼技术事实查明途径 | 第20-24页 |
3.1.1 日本技术调查官和专业委员会 | 第20-22页 |
3.1.2 德国技术法官 | 第22-23页 |
3.1.3 台湾地区技术审查官 | 第23-24页 |
3.2 英美法系知识产权诉讼技术事实查明途径 | 第24-26页 |
3.2.1 美国专业法官和技术辅佐官 | 第25-26页 |
3.2.2 英国专家证人和技术陪审员 | 第26页 |
第4章 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技术调查官制度的不足 | 第26-34页 |
4.1 技术调查官的选任及管理相关问题规定的缺失 | 第27-34页 |
4.1.1 技术调查官的任职资格不明确 | 第27-28页 |
4.1.2 技术调查官的选任范围的思考 | 第28-30页 |
4.1.3 技术调查官的考核管理及培训规定的缺失 | 第30页 |
4.1.4 技术调查官的选任办法的缺失 | 第30-33页 |
4.1.5 缺少技术调查官的职务层次和晋升机制的规定 | 第33-34页 |
第5章 技术调查官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4-40页 |
5.1 增加技术调查官参与调解程序 | 第34-35页 |
5.2 增加技术调查官监督司法鉴定的有关规定 | 第35-36页 |
5.3 明确技术调查官协助法官制作文书的职责 | 第36页 |
5.4 制定技术调查官制度相关的法律 | 第36-37页 |
5.5 加强与行政机关的交流合作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