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属性 | 第18-19页 |
2.1.1 学前教育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 第18-19页 |
2.2 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0页 |
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页 |
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黄冈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3.1 黄冈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 | 第21-26页 |
3.2 黄冈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投入、供给现状 | 第26-32页 |
第4章 黄冈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 第32-38页 |
4.1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标准 | 第32-33页 |
4.2 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4.3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4 模型的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34-36页 |
4.5 黄冈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4.5.1 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 | 第36页 |
4.5.2 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 | 第36-37页 |
4.5.3 财政投入经费使用不规范 | 第37-38页 |
第5章 黄冈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 第38-45页 |
5.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体制 | 第38-39页 |
5.2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投入结构模式 | 第39-41页 |
5.3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 第41-42页 |
5.3.1 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41页 |
5.3.2 促进供给形式多元化 | 第41-42页 |
5.4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评估和监督体系、 | 第42-45页 |
5.4.1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评估体系 | 第42-43页 |
5.4.2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督体系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件 | 第49-5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