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贿赂行为的定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介绍贿赂罪行为的基本内容 | 第7-10页 |
一、介绍贿赂行为的实质是传递信息的行为 | 第7-8页 |
二、介绍贿赂行为是否包括转交、接受贿赂 | 第8-10页 |
第二章 传统观点对介绍贿赂罪行为描述的缺陷 | 第10-18页 |
一、介绍贿赂罪难与行贿罪、受贿罪的帮助犯区分 | 第10-14页 |
(一) 根据客观要素区分 | 第10-12页 |
(二) 根据主观要素区分 | 第12-13页 |
(三) 综合主客观要素来区分 | 第13-14页 |
二、介绍贿赂罪法定刑缺陷 | 第14-16页 |
三、介绍贿赂罪的存在,使立法体系不协调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两种改良观点对介绍贿赂行为的定性 | 第18-21页 |
一、行贿罪帮助犯说 | 第18-20页 |
二、补漏说 | 第20-21页 |
第四章 信息传递说之提倡 | 第21-24页 |
一、信息传递说的优点 | 第21-22页 |
二、有关介绍贿赂行为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2-24页 |
第五章 介绍贿赂罪认定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4-34页 |
一、介绍贿赂罪的成立标准 | 第24-25页 |
二、介绍贿赂罪的特殊形态 | 第25-28页 |
(一) 未遂与既遂 | 第25-27页 |
(二) 预备与中止 | 第27-28页 |
三、介绍贿赂罪的罪数 | 第28-32页 |
(一) 介绍贿赂过程中又帮助行贿或帮助受贿的行为 | 第28-31页 |
(二) 斡旋受贿又介绍贿赂的行为 | 第31-32页 |
四、介绍贿赂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区分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