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管理(劳动保护管理)论文--安全组织与管理机构论文--中国论文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研究--以泰顺县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文献综述简评第11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2.1 安全系统理论第13页
    2.2 管理博弈论第13-14页
    2.3 公共治理理论第14页
    2.4 风险管理理论第14-15页
3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性分析第15-19页
    3.1 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概念、主体及要素第15-17页
        3.1.1 安全生产的概念第15页
        3.1.2 安全生产监管的内涵第15-16页
        3.1.3 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第16页
        3.1.4 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要素第16-17页
    3.2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及意义第17-19页
        3.2.1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第17页
        3.2.2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意义第17-19页
4 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现状分析-以泰顺县为例第19-34页
    4.1 样本基本情况第19-20页
        4.1.1 问卷设计与调查区域第19-20页
        4.1.2 样本情况第20页
    4.2 泰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有益探索第20-25页
        4.2.1 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相继建立第21-23页
        4.2.2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初步建立第23页
        4.2.3 安全隐患整改机制逐步确立第23-24页
        4.2.4 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渐次落实第24页
        4.2.5 社会参与监管机制初见成效第24-25页
    4.3 泰顺县交通工程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5-31页
        4.3.1 政府部门行业监管力度不足第26-27页
        4.3.2 建设单位安全监管水平较低第27-28页
        4.3.3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较弱第28-30页
        4.3.4 社会力量安全监督作用有限第30-31页
    4.4 泰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4页
        4.4.1 交通建设环境异化明显第31页
        4.4.2 政府社会管理缺少创新第31-32页
        4.4.3 工程参建主体配合欠佳第32页
        4.4.4 社会安全监督渠道单一第32-34页
5 其他地区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先进经验借鉴第34-37页
    5.1 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第34-35页
    5.2 经济发达地区非山区县公路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第35-36页
        5.2.1 乐清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第35页
        5.2.2 温州77省道延伸线龙湾至洞头疏港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经验借鉴第35-36页
    5.3 借鉴安全生产监管先进经验的可行性分析第36-37页
6 加强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的基本对策第37-45页
    6.1 增强政府部门的监管主导作用第37-39页
        6.1.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第37页
        6.1.2 建立交通工程建设新兴模式第37-38页
        6.1.3 完善交通工程安全监管体系第38页
        6.1.4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第38页
        6.1.5 逐步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第38页
        6.1.6 探索安全监管服务外包模式第38-39页
    6.2 提高建设单位的核心监管能力第39-41页
        6.2.1 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第39页
        6.2.2 日益健全高效的协调监管机制第39页
        6.2.3 逐步强化安全监管人员培养机制第39-40页
        6.2.4 有效落实并创新监管方法与制度第40页
        6.2.5 加大安全科技研发力度第40-41页
    6.3 提升施工企业的安全执行力第41-42页
        6.3.1 实现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化第41页
        6.3.2 保障安全制度执行常态化第41-42页
        6.3.3 推进综合实力提升专业化第42页
        6.3.4 提升安全经费使用实效化第42页
    6.4 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监管作用第42-45页
        6.4.1 强化监理单位作用第42页
        6.4.2 加强设计安全防控第42-43页
        6.4.3 加强安全风险评估第43页
        6.4.4 健全工程保险制度第43页
        6.4.5 构建公众监督机制第43-45页
7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LJF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优化研究
下一篇:一汽夏利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