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年龄多样性与冲突 | 第14-15页 |
2.1.1 相似吸引理论 | 第14页 |
2.1.2 社会认同和自我分类理论 | 第14页 |
2.1.3 年龄规范 | 第14-15页 |
2.2 冲突管理方式 | 第15-17页 |
2.2.1 冲突管理方式的内涵 | 第15-16页 |
2.2.2 冲突管理方式的维度划分 | 第16-17页 |
2.3 组织文化 | 第17-19页 |
2.3.1 组织文化的内涵 | 第17页 |
2.3.2 组织文化的维度划分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理论棋型与构建 | 第19-23页 |
3.1 年龄多样性与冲突管理方式的关系 | 第19-20页 |
3.2 公司支持力和开放性文化的调节作用 | 第20-21页 |
3.3 理论模型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3-31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23页 |
4.3 变量的测量 | 第23-25页 |
4.3.1 年龄多样性测量 | 第23-24页 |
4.3.2 冲突管理方式测量 | 第24-25页 |
4.3.3 公司支持力文化测量 | 第25页 |
4.3.4 公司开放性文化测量 | 第25页 |
4.4 预测试 | 第25-31页 |
4.4.1 预试问卷的冲突管理方式量表信度分析 | 第26-28页 |
4.4.2 预试问卷的公司支持力文化量表信度分析 | 第28-30页 |
4.4.3 预试问卷的公司开放性文化量表信度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1-56页 |
5.1 数据收集与描述 | 第31-32页 |
5.2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2-39页 |
5.2.1 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检验 | 第33-35页 |
5.2.2 公司支持力文化量表的检验 | 第35-37页 |
5.2.3 公司开放性文化量表的检验 | 第37-39页 |
5.3 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5.4 人口统计变量对冲突管理方式的影响 | 第40-43页 |
5.4.1 冲突管理方式在年轻上司性别上的差异 | 第40-41页 |
5.4.2 冲突管理方式在年长下属性别上的差异 | 第41页 |
5.4.3 冲突管理方式在年轻上司工作年限上的差异 | 第41-42页 |
5.4.4 冲突管理方式在年长下属工作年限上的差异 | 第42-43页 |
5.5 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5.6 回归分析 | 第44-56页 |
5.6.1 回避型冲突管理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5.6.2 回避型冲突管理方式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47-49页 |
5.6.3 竞争型冲突管理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5.6.4 竞争型冲突管理方式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50-52页 |
5.6.5 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5.6.6 合作型冲突管理方式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56-64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56-57页 |
6.2 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6.2.1 年龄多样性与冲突管理方式的关系 | 第57-59页 |
6.2.2 公司支持力文化对年龄多样性与冲突管理方式的调节作用 | 第59-60页 |
6.2.3 公司开放性文化对年龄多样性与冲突管理方式的调节作用 | 第60页 |
6.2.4 理论模型的修正 | 第60-62页 |
6.3 管理建议 | 第62-63页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