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玻璃幕墙: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及突破--对广州D社区的观察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3-28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 国外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现状第15-16页
        2. 国内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现状第16-17页
    (三)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2页
        1. 核心概念界定第17-20页
        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四) 研究样本、思路、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22-26页
        1. 研究样本第22页
        2. 研究思路第22-25页
        3. 研究内容第25页
        4. 研究方法第25-26页
    (五) 可能创新之处第26-28页
        1. 研究视角的创新第27页
        2.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27页
        3. 研究对策的创新第27-28页
一、被排斥:广州D社区新市民参与现状分析第28-35页
    (一) D社区基本概况第28-29页
    (二) D社区新市民的特征第29-32页
        1. 居住时间短,流动性大第29-30页
        2. 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第30-31页
        3. 文化程度低,专业培训少第31-32页
    (三) D社区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第32-35页
        1. 总体参与率偏低第32页
        2. 政治参与程度低第32-33页
        3. 参与组织化程度低第33-35页
二、玻璃幕墙1: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性排斥第35-38页
    (一) 以户籍制为代表的制度排斥第35-36页
    (二) 幕墙是否消失:城镇化改革的新思考第36-38页
三、玻璃幕墙2: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非制度性排斥第38-44页
    (一) 经济自发性排斥第38-39页
    (二) 机会获得性排斥第39-40页
    (三) 文化区隔性排斥第40-41页
    (四) 能力可行性排斥第41-44页
四、谁建构了玻璃幕墙: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原因分析第44-53页
    (一) 建构玻璃幕墙的合谋者第44-49页
    (二) 排斥的经济动因:利益分析第49-50页
    (三) 排斥的路径依赖:制度设计的初衷第50-52页
    (四) 排斥的思想根源:观念偏见第52-53页
五、穿越玻璃幕墙:消除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排斥第53-58页
    (一) 建立拆墙思维:消除发展观念中的非包容性第53-54页
    (二) 聚集拆墙组织:构建消除排斥的合作性网络第54-55页
    (三) 打造拆墙梦想:建立支持新市民参与的社区文化第55-56页
    (四) 穿越幕墙的能力:新市民参与中的赋能与培力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下一篇:完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