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振动、噪声及其控制论文

非线性振动信号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振动控制第11-14页
        1.2.2 时间序列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2章 振动信号预测建模方法第18-30页
    2.1 人工神经网络第18-22页
        2.1.1 BP神经网络第19-21页
        2.1.2 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第21-22页
    2.2 支持向量机第22-24页
        2.2.1 线性回归原理第22-24页
        2.2.2 非线性回归原理第24页
    2.3 回声状态网络原理第24-28页
        2.3.1 回声状态网络的训练第25-27页
        2.3.2 回声状态属性第27页
        2.3.3 回声状态网络的关键参数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振动信号多步预测模型第30-40页
    3.1 模型数据样本介绍第30页
    3.2 单一模型建立第30-35页
        3.2.1 模型的训练和测试第31页
        3.2.2 支持向量机模型第31-32页
        3.2.3 BP神经网络模型第32页
        3.2.4 回声状态网络模型第32页
        3.2.5 仿真比较第32-35页
    3.3 BP-SVR模型第35-37页
    3.4 仿真结果分析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的振动趋势长时间预测第40-62页
    4.1 相空间重构第40-43页
    4.2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振动多步预测模型第43-50页
        4.2.1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振动预测建模方法第43-45页
        4.2.2 振动预测实例分析第45-50页
    4.3 基于小波变换与相空间重构的振动长时间预测模型第50-60页
        4.3.1 小波变换第50-52页
        4.3.2 基于小波分析与相空间重构的振动预测建模方法第52-55页
        4.3.3 振动预测实例分析第55-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5.1 全文总结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动隔振演示台架研制
下一篇:Haar小波法及其在结构振动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