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阅读论文

“症候阅读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一) 研究缘起第8页
    (二) 研究思路和对象第8页
    (三) 研究意义第8-9页
        1. 理论意义第8-9页
        2. 现实意义第9页
    (四) 研究方法第9页
        1. 文献研究法第9页
        2. 描述性研究法第9页
        3. 案例分析法第9页
    (五) 文献综述第9-11页
一、“症候阅读法”概说第11-15页
    (一) “症候阅读法”的内涵第11页
    (二) “症候阅读法”的理论溯源第11-13页
        1. “症候阅读法”的来源第11-12页
        2. “症候阅读法”的理论基础第12-13页
    (三) “症候阅读法”的价值第13-15页
        1. 抓住关键,引发思考第13页
        2. 创新解读,激活思维第13-14页
        3. 活跃课堂,提高效率第14-15页
二、当代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第15-19页
    (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第15-16页
        1.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15页
        2.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第15页
        3. 明确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第15-16页
    (二) 当代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第16-17页
        1. 曲解文本,过分强调个性化第16页
        2. 游离文本,过分讲究拓展、迁移第16-17页
        3. 浅析文本,过分重视教学模式第17页
    (三) 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第17-19页
        1. 教学取向功利化第17页
        2. 新课程理念形式化第17-18页
        3. 教师解读片面化第18-19页
三、“症候阅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下的策略第19-27页
    (一) “症候阅读法”的使用方法第19-22页
        1. 走进作者的心灵第19-20页
        2. 走进文中人物的心灵第20-22页
    (二) 寻找“症候”的方法第22-27页
        1. 从作品的“沉默”处寻找“症候”第22-23页
        2. 从作品的“悖谬”处发现“症候”第23-24页
        3. 从作品的“空白”处解读“症候”第24-27页
四、“症候阅读法”的实践及注意事项第27-31页
    (一) 用症候阅读法解读《愚公移山》第27-28页
    (二) “症候阅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28-31页
        1. 尊重文本,鼓励学生创新解读第29页
        2. 掌握学情,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第29-30页
        3. 立足教学,提高教师能力第30页
        4. 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第30-31页
结论第31-32页
注释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附录第35-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热冬冷地区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以磐龙生态社区为例
下一篇:寒冷地区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安阳市邺城林语住宅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