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社交网络用户采纳与忠诚度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3.社交网络用户迁移行为研究综述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2.个案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第15页 |
3.实证研究法 | 第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社交网络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跨平台迁移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相关理论概述——U&G理论 | 第18-20页 |
1. U&G理论的提出 | 第18页 |
2. U&G理论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发展与演变 | 第18-20页 |
二、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存在性与路径研究 | 第20-35页 |
(一)关于用户跨平台迁移的研究假设 | 第20-22页 |
1.用户跨平台迁移行为的存在性假设 | 第20-21页 |
2. 用户跨平台迁移行为的迁移路径假设 | 第21-22页 |
(二)用户迁移行为实证考察——定量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22-23页 |
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 第22-23页 |
2. 问卷发放与收集 | 第23页 |
(三)用户迁移现象总结分析 | 第23-35页 |
1.样本画像:男女均等、青年为主、学历较高 | 第23-24页 |
2.用户迁移存在性:用户使用行为的变迁 | 第24-26页 |
3.用户迁移路径:微信“吸引”与微博“回潮” | 第26-35页 |
三、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3页 |
(一)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视角 | 第35页 |
(二)用户跨平台迁移影响因素的用户访谈——定性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35-39页 |
1.访谈设计与对象选择 | 第36-37页 |
2.访谈记录分析与摘要 | 第37-39页 |
(三)用户跨平台迁移影响因素的总结分析 | 第39-43页 |
1.社交需要的满足——网络外部性的影响 | 第40页 |
2.情感归属的满足——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吸引力 | 第40-41页 |
3.信息需要的满足——弱关系社交网络的必需性 | 第41-42页 |
4.隐私保护的满足——用户行为模式设计的区别 | 第42-43页 |
四、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现象的衍化趋势展望 | 第43-46页 |
(一)普遍性趋势:个体迁移常态化,迁移现象规模化 | 第43-44页 |
(二)周期性趋势:新平台吸引迁移,旧平台吸引回潮 | 第44-45页 |
(三)分散性趋势:平台创新重个性化,用户流量去中心化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