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RIL群体连锁图谱构建及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9页
    1.1 遗传标记的类型第11-15页
        1.1.1 形态学标记第12页
        1.1.2 细胞学标记第12页
        1.1.3 生化标记第12-13页
        1.1.4 DNA分子标记第13-15页
    1.2 遗传连锁图谱第15-20页
        1.2.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基本步骤第15-16页
        1.2.2 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群体第16-19页
        1.2.3 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第20-22页
        1.3.1 基于标记的分析法第20-21页
        1.3.2 基于性状的分析法第21页
        1.3.3 比较基因组分析法第21-22页
    1.4 QTL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22页
    1.5 QTL定位与数量性状基因克隆第22-23页
    1.6 小麦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3-29页
        1.6.1 小麦生育期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3-24页
        1.6.2 小麦株高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4-25页
        1.6.3 小麦旗叶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5-26页
        1.6.4 小麦产量及其与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6-28页
        1.6.5 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第28-29页
    1.7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34页
    2.1 试验材料第29页
    2.2 田间试验设计第29-30页
    2.3 抽穗期等相关农艺性状调查第30-31页
    2.4 技术路线第31-32页
    2.5 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2-33页
        2.5.1 基因组DNA第32页
        2.5.2 相关试剂的配制第32-33页
    2.6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基本实验流程第33页
    2.7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3-34页
    2.8 表型数据分析和QTL分析软件及命名规则第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60页
    3.1 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4-35页
    3.2 农艺性状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第35-44页
        3.2.1 生育期相关性状变异分析第35-44页
        3.2.2 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变异分析第44页
    3.3 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4-49页
        3.3.1 偃展1号/云南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4-46页
        3.3.2 偃展1号/HUSSAR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46-49页
    3.4 农艺性状QTL定位结果第49-60页
        3.4.1 偃展1号/云南小麦QTL定位结果第49-59页
        3.4.2 偃展1号/HUSSAR QTL定位结果第59-60页
4 讨论第60-61页
    4.1 构建高密度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的意义与应用价值第60页
    4.2 小麦D基因组SNP标记少第60-61页
    4.3 关联作图群体及群体间等效QTL第61页
    4.4 群体大小对QTL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1页
5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逆境条件下小麦种子活力与主要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关系
下一篇:栽培种花生株高、分枝数及荚果性状QTL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