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玉米中酚酸黄酮液质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8页
    1.1 转基因玉米概述第8-10页
        1.1.1 转基因玉米的导入基因和导入方法第8页
        1.1.2 转基因玉米的检测技术第8页
        1.1.3 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评价第8-10页
    1.2 酚酸和黄酮概述第10-13页
        1.2.1 酚酸和黄酮的定义及分布第10页
        1.2.2 酚酸和黄酮的结构及分类第10-11页
        1.2.3 酚酸和黄酮的作用及功能第11-12页
        1.2.4 酚酸和黄酮的提取方法第12-13页
        1.2.5 酚酸和黄酮的纯化方法第13页
    1.3 代谢组学概述第13-16页
        1.3.1 代谢组学简介第13-14页
        1.3.2 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第14页
        1.3.3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第14-15页
        1.3.4 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第15-16页
        1.3.5 代谢组学的应用和挑战第16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2.1 实验药品与器材第18-20页
        2.1.1 酚酸和黄酮标准品第18-19页
        2.1.2 化学试剂与药品第19页
        2.1.3 仪器设备与材料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3页
        2.2.1 酚酸和黄酮标准品储备液及工作液的配制第20-21页
        2.2.3 样品前处理方法第21页
        2.2.4 样品的测定方法第21-23页
        2.2.5 LC-MS/MS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第23页
        2.2.6 基质效应评价第23页
    2.3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的代谢物分析第23-26页
        2.3.1 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第23-24页
        2.3.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第24-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68页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第26-50页
        3.1.1 质谱条件的优化第26-38页
        3.1.2 液相条件的优化第38-50页
    3.2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第50-55页
        3.2.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第50-51页
        3.2.2 固相萃取上样液pH的优化第51-52页
        3.2.3 固相萃取淋洗液比例的优化第52-53页
        3.2.4 固相萃取淋洗液体积的优化第53-54页
        3.2.5 固相萃取洗脱液体积的优化第54-55页
    3.3 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第55-57页
        3.3.1 提取溶剂选择第55-56页
        3.3.2 提取溶剂比例的优化第56页
        3.3.3 料液比的优化第56-57页
        3.3.4 超声时间的优化第57页
    3.4 方法性能评价第57-61页
        3.4.1 方法的分析特征量第58-59页
        3.4.2 基质效应评价第59页
        3.4.3 基质加标回收实验第59-61页
    3.5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61页
    3.6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的代谢物分析第61-68页
        3.6.1 变异范围分析第61-62页
        3.6.2 热图分析第62-63页
        3.6.3 主成分分析(PCA)第63-64页
        3.6.4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第64-66页
        3.6.5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第66-67页
        3.6.6 差异代谢物的确定第67-68页
4 结论第68-69页
5 展望第69-70页
6 参考文献第70-76页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6-77页
8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腐乳中桔霉素的生成规律及控制研究
下一篇:苯醚甲环唑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