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高静态透明性力感主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字母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8页
        1.1.1 虚拟现实第13-14页
        1.1.2 虚拟手术系统第14-15页
        1.1.3 力反馈技术第15-16页
        1.1.4 力反馈设备的评价指标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 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2-23页
    1.4 本论文组织结构第23-25页
第二章 力感主手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第25-32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主手机构描述第25-26页
    2.3 主手运动学分析第26-28页
    2.4 主手工作空间第28-29页
    2.5 主手动力学模型第29-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力感主手完全重力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第32-51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重力平衡条件推导第32-36页
    3.3 完全重力平衡条件的影响因素第36-47页
        3.3.1 杆件质量对重力平衡条件的影响第37-40页
        3.3.2 质心位置对重力平衡条件的影响第40-42页
        3.3.3 手腕质心位置误差对重力平衡的影响第42-44页
        3.3.4 杆件长度对重力平衡条件的影响第44-47页
    3.4 限制末端不平衡力的方法第47-49页
    3.5 重力平衡实验第49-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力感主手的刚度分析第51-6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各环节刚度分析第51-67页
        4.2.1 关节刚度第52页
        4.2.2 电机扭转刚度第52-55页
        4.2.3 丝传动刚度第55-58页
        4.2.4 轴承刚度第58-60页
        4.2.5 位置机构刚度第60-66页
        4.2.6 手腕刚度第66-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力感主手刚度设计第68-79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刚度设计限制条件第68-70页
    5.3 位置机构拓扑优化第70-76页
    5.4 位置机构刚度验证第76-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全文总结第79页
    6.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薄壁构件栅格铣削路径规划
下一篇:6自由度喷涂机器人本体设计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