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亲本隆科638S特征特性及其种子裂颖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第9-10页
        1.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第9页
        1.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研究第9-10页
    1.2 水稻亲本配合力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水稻种子裂颖性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1.3.1 裂颖性给水稻生产带来的影响第11-12页
        1.3.2 裂颖性产生的原因第12-14页
        1.3.3 裂颖的评价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第2章 隆科638S植物学特征特性研究第16-2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16-17页
        2.2.1 供试材料第16页
        2.2.2 试验方法第16-17页
    2.3 结果分析第17-22页
        2.3.1 隆科638S主要农艺性状第17-18页
        2.3.2 开花习性第18页
        2.3.3 柱头性状表现第18-19页
        2.3.4 赤霉素感敏性第19-21页
        2.3.5 不育起点温度鉴定第21-22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22-24页
        2.4.1 隆科638S主要农艺性状第22页
        2.4.2 隆科638S赤霉素敏感性第22-24页
第3章 隆科638S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第24-31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4页
        3.2.1 供试材料第24页
        3.2.2 试验方法第24页
    3.3 结果分析第24-30页
        3.3.1 配合力分析第24-29页
        3.3.2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第29-30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30-31页
        3.4.1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第30页
        3.4.2 隆科638S配合力评价第30-31页
第4章 隆科638S杂交种子裂颖的研究第31-36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4.2.1 供试材料第31页
        4.2.2 试验方法第31-3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4.3.1 氮素水平对隆科638S种子裂颖的影响第32-33页
        4.3.2 叶面喷施钾、硼元素对种子裂颖的影响第33页
        4.3.3 隆科638S裂颖种子的比较第33-34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34-36页
第5章 全文结论第36-37页
    5.1 科638S植物学特性第36页
    5.2 隆科638S的配合力第36页
    5.3 隆科638S种子裂颖的研究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历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形态生理特性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宁市砚池山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