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硫电池用具有选择锂离子通过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摘要第1-17页
Abstract第17-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3页
   ·锂硫电池概述第21-23页
     ·锂硫电池的特点第21-22页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第23页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第23-37页
     ·硫正极的研究进展第24-28页
     ·锂硫电池的电解质及锂负极保护的研究进展第28-37页
   ·具有选择锂离子通过性的聚合物电解质第37-39页
     ·聚合物电解质膜的Lewis酸添加剂第37-38页
     ·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膜第38-39页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9-43页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第43-50页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设备第43-44页
   ·实验过程第44-45页
     ·单质硫复合正极的制备第44页
     ·测试电池的组装第44-45页
   ·分析及表征第45-50页
     ·形貌表征第45页
     ·结构表征第45-46页
     ·元素分析第46-47页
     ·热分析第47-48页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8-50页
第三章 含PEGn-B添加剂的CPL电解质的性能及其改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第50-80页
   ·CPL电解质的制备和表征第51-55页
     ·PEGn‐B的合成和表征第51-52页
     ·CPL电解质膜的制备和表征第52-55页
   ·CPL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5-66页
     ·含PEGn‐B添加剂的CPL电解质的离子传输性能研究第55-62页
     ·CPL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第62-66页
   ·CPL电解质用于锂硫电池的研究第66-71页
     ·Li|CPL|S电池的循环伏安第66-67页
     ·Li|CPL|S电池的循环性能第67-71页
   ·Li|CPL|S电池循环性能衰减的机理研究第71-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全氟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改善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第80-139页
   ·Li‐PFSA电解质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80-91页
     ·Li‐PFSA电解质膜的制备和表征第80-82页
     ·Li‐PFSA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2-87页
     ·Li‐PFSA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第87-91页
   ·Li‐PFSD电解质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91-112页
     ·Li‐PFSD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92-94页
     ·Li‐PFSD电解质膜的成膜研究第94-104页
     ·Li‐PFSD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第104-108页
     ·Li‐PFSD电解质用于锂硫电池的研究第108-112页
   ·Li‐PFSI电解质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第112-130页
     ·Li‐PFSI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112-114页
     ·Li‐PFSI电解质膜的成膜研究第114-122页
     ·Li‐PFSI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第122-125页
     ·Li‐PFSI电解质用于锂硫电池的研究第125-130页
   ·使用全氟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改善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机制研究第130-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五章 全氟型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具有锂离子选择性的机理研究第139-153页
   ·全氟型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理研究第139-146页
     ·全氟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溶胀特性第139-141页
     ·全氟型离子聚合物的离子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第141-146页
   ·全氟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抑制聚硫负离子通过的机理研究第146-152页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53-157页
   ·结论第153-155页
   ·展望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72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72-173页
缩略词表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下地磁导航适配性研究
下一篇:不确定环境下军事任务计划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