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中亚滨藜对盐胁迫和高温胁迫的交叉抗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2页
 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3-16页
   ·土壤盐渍化现状第13-14页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第14-15页
   ·盐生植物第15页
   ·植物的耐盐机制第15-16页
 2. 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6-18页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作用第16页
   ·植物的耐热机制第16-18页
   ·高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8页
 3.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简介第18-21页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定义及测定第18-19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意义第19-20页
   ·JIP-test分析基础第20-21页
   ·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光合研究中的应用第21页
 4. 中亚滨藜研究现状第21-22页
第二部分 中亚滨藜热害临界温度的测定及盐处理对临界温度的影响第22-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实验材料的培养第22页
   ·实验材料的处理第22页
 2. 测定方法第22-23页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第22-23页
   ·实际光化学效率的测定第23页
   ·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3页
 3. 数据处理第23页
 4. 实验结果第23-39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中亚滨藜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3-25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中亚滨藜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第25-26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中亚滨藜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第26-39页
 5. 讨论第39-42页
第三部分 中亚滨藜对盐和高温胁迫的交叉抗性第42-70页
 实验一 盐处理对中亚滨藜抗热性的影响第42-6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实验材料的培养第42页
   ·实验材料的处理第42-43页
  2. 测定方法第43-47页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43页
   ·脯氨酸含量测定第43-44页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44页
   ·叶片Na+、K+含量的测定第44页
   ·叶片组织渗透势的测定第44-45页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4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第45-46页
   ·叶片膜脂含量的测定第46-47页
  3. 数据处理第47页
  4. 实验结果第47-57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光合作用的影响第47-51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52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Na+、K+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组织渗透势的影响第53-54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MDA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第55页
   ·盐胁迫及高温胁迫对中亚滨藜叶片膜脂成分的影响第55-57页
  5. 讨论第57-62页
 实验二 高温处理对中亚滨藜抗盐性的影响第62-7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2页
   ·实验材料第62页
   ·实验材料的培养第62页
   ·实验材料的处理第62页
  2. 测定方法第62-63页
   ·光合指标的测定第62-63页
   ·脯氨酸的测定第63页
   ·MDA的测定第63页
   ·叶片膜透性的测定第63页
  3. 数据处理第63-64页
  4. 实验结果第64-67页
   ·盐胁迫对不同温度处理下中亚滨藜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第64-65页
   ·盐胁迫对不同温度处理下中亚滨藜反应中心的影响第65-66页
   ·盐胁迫对不同温度处理下中亚滨藜叶片脯氨酸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第66-67页
   ·盐胁迫对不同温度处理下中亚滨藜叶片膜透性的影响第67页
  5. 讨论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构筑模型的植物表型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鼠尾粟属(Sporobolus)的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