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9-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一、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 第11页 |
二、企业行为的机会主义 | 第11-12页 |
三、相关的博弈论 | 第12页 |
第二节 理论综述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论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企业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18-37页 |
第一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内容 | 第18-29页 |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 | 第18-21页 |
二、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界定及比较 | 第21-25页 |
三、纳税筹划的成本与收益 | 第25-28页 |
四、纳税筹划的目标研究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9-33页 |
一、风险管理 | 第29-30页 |
二、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30-31页 |
三、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 | 第33-36页 |
一、纳税筹划风险的概念 | 第33-34页 |
二、纳税筹划风险因素 | 第34-35页 |
三、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企业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的策略选择 | 第37-44页 |
第一节 企业纳税筹划可选用的基础技术手段 | 第37-39页 |
一、减免技术 | 第37-38页 |
二、差别技术 | 第38页 |
三、可抵免扣除技术 | 第38-39页 |
四、缓退税技术 | 第39页 |
第二节 企业纳税筹划的步骤 | 第39-41页 |
一、确定纳税筹划的目标 | 第40页 |
二、收集和分析涉税资料 | 第40页 |
三、比较和选择方案 | 第40-41页 |
四、设计流程并实施所选方案 | 第41页 |
五、评估所实施的方案 | 第41页 |
第三节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分析评估 | 第41-43页 |
一、成本函数 | 第42页 |
二、收益函数 | 第42-43页 |
三、成本收益函数在纳税筹划中的体现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44-52页 |
第一节 纳税筹划情况 | 第44-46页 |
一、纳税筹划时的背景资料 | 第44-45页 |
二、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分析 | 第46-48页 |
一、方案一的操作思路 | 第47页 |
二、方案二的操作思路 | 第47页 |
三、实施过程中的情况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 第48页 |
第四节 企业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案例的结论分析 | 第48-51页 |
一、案例结论 | 第48-49页 |
二、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企业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的现状与保障 | 第52-61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52-54页 |
一、企业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较低 | 第52页 |
二、纳税筹划人员及其风险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 第52-53页 |
三、实施纳税筹划方案的整体观念不强,加大了风险系数 | 第53页 |
四、纳税筹划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 第53页 |
五、对政策和环境的把握不准,变化不敏感,不能及时调整纳税规划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运行保障 | 第54-60页 |
一、加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55-56页 |
二、提高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减少筹划中的风险 | 第56-57页 |
三、注重方案的综合考虑,立足企业的整体利益 | 第57页 |
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沟通与协调 | 第57-58页 |
五、及时、准确地把握税收政策,保持筹划方案的弹性 | 第58-59页 |
六、协调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合理利用税务代理的专业服务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