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 论 | 第10-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 国内外关于科学实验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2. 国内外关于概念阐明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科学实验:从理论优位到实践优位 | 第18-25页 |
(一)理论优位下的科学实验 | 第18-20页 |
1. 作为命题表达的科学实验 | 第18-19页 |
2. 科学实验的理论负荷 | 第19-20页 |
(二)实践优位下的科学实验 | 第20-23页 |
1. 科学实验为理论提供指称 | 第20-21页 |
2. 科学实验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 第21-23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三、科学实验与概念阐明 | 第25-36页 |
(一)概念阐明问题分析 | 第25-27页 |
1. 概念阐明问题的由来 | 第25-26页 |
2. 概念的语言和推理阐明 | 第26-27页 |
(二)科学实践立场下的实验系统 | 第27-31页 |
1. 实验系统概念由来 | 第27-28页 |
2. 实验系统的可能构成 | 第28-31页 |
(三)实验系统与概念阐明 | 第31-34页 |
1. 现象的创造 | 第31-34页 |
2. 实验系统完成概念阐明 | 第34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四、基于果蝇实验系统的案例研究 | 第36-43页 |
(一)摩尔根之前的基因概念发展史 | 第36-38页 |
1. 古希腊的遗传学思想 | 第36-37页 |
2. 达尔文的泛生论 | 第37页 |
3. 魏斯曼的种质论 | 第37页 |
4.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理论 | 第37-38页 |
(二)果蝇实验系统与基因概念阐明 | 第38-41页 |
1. 开辟概念阐明空间 | 第39页 |
2. 引领概念阐明方向 | 第39-41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五、对可能的批评的回应 | 第43-47页 |
(一)实验系统的适应性问题 | 第43-44页 |
(二)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划分 | 第44页 |
(三)概念的实践阐明与语言及数学推理阐明的关系问题 | 第44-4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