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15-17页 |
| 引言 | 第17-18页 |
| 第一部分 通过三种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江苏不同口岸白纹伊蚊进行遗传特征分析 | 第18-54页 |
| ·前言 | 第18-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 ·蚊虫标本的采集 | 第21-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37页 |
| ·mtDNA-COI基因扩增与溯源分析 | 第25-27页 |
| ·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 ·mtDNA-CoI基因的PCR扩增 | 第26-27页 |
| ·测序和溯源分析 | 第27页 |
| ·蚊虫rDNA-ITS基因分析 | 第27-31页 |
| ·rDNA-ITS的PCR产物扩增 | 第27-28页 |
| ·验证 | 第28页 |
| ·割胶纯化 | 第28-29页 |
| ·连接载体 | 第29页 |
| ·化学转化(外源质粒转入大肠杆菌) | 第29页 |
| ·克隆 | 第29-30页 |
| ·提取质粒 | 第30页 |
| ·质粒验证 | 第30-31页 |
| ·溯源分析 | 第31页 |
|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Mantel检验 | 第31页 |
| ·核DNA的AFLP分析 | 第31-37页 |
| ·接头制备 | 第31-32页 |
| ·酶切和连接 | 第32页 |
| ·预扩增反应 | 第32-33页 |
| ·初步对选择性扩增反应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 第33-35页 |
| ·选择性扩增反应引物组合的二次筛选 | 第35-37页 |
| ·江苏不同地区蚊虫的选择性扩增反应 | 第37页 |
| ·遗传关系Mantel检验和聚类分析 | 第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51页 |
| ·mtDNA-COI基因扩增与溯源分析 | 第37-40页 |
| ·DNA的提取结果 | 第37-38页 |
| ·mtDNA-CoI基因的PCR扩增 | 第38-39页 |
| ·测序和溯源分析 | 第39-40页 |
| ·蚊虫rDNA-ITS基因测序与溯源分析 | 第40-44页 |
| ·rDNA-ITS的PCR产物扩增 | 第40页 |
| ·rDNA-ITS基因的克隆 | 第40-41页 |
| ·质粒验证 | 第41页 |
| ·测序和溯源分析 | 第41-44页 |
| ·AFLP分析 | 第44-51页 |
| ·预扩增反应 | 第44-45页 |
| ·选择性扩增反应引物组合的初步筛选 | 第45-46页 |
| ·选择性扩增反应引物组合的二次筛选 | 第46-47页 |
| ·江苏不同地区蚊虫的选择性扩增反应 | 第47-49页 |
| ·遗传相似性系数及Mantel检验 | 第49-50页 |
| ·聚类分析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4页 |
| 第二部分 白纹伊蚊体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的研究 | 第54-62页 |
| ·前言 | 第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56页 |
| ·蚊虫标本的采集 | 第54-55页 |
|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 ·主要试剂 | 第55-56页 |
| ·主要溶液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 ·不同口岸白纹伊蚊mtDNA-COI基因扩增 | 第56页 |
| ·DNA的提取 | 第56页 |
| ·mtDNA-CoI基因的PCR扩增 | 第56页 |
| ·不同口岸白纹伊蚊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扩增 | 第56-57页 |
| ·Wolbachia的测序和遗传分析 | 第57页 |
| ·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 ·mtDNA-COI基因扩增与溯源分析 | 第57-59页 |
| ·DNA的提取结果 | 第57-58页 |
| ·线粒体DNA的CoI基因扩增 | 第58-59页 |
| ·白纹伊蚊Wolbachia的wsp基因检测 | 第59页 |
| ·检出的白纹伊蚊Wolbachia wsp序列测定和溯源性分析 | 第59-61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附录A 毛细管电泳结果 | 第68-72页 |
| 附录B PCR 2.1 vertor | 第72-73页 |
| 后记和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
| 在读研宄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4页 |
| 参与的主要课题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