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中国之声广播新闻节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一)选择题材的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选题背景第12页
  2.选题意义第12页
 (二)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广播新闻的界定与功能第15-18页
 (一)广播新闻的定义第15-16页
 (二)广播新闻的功能第16-18页
  1.传播信息第16页
  2.引导舆论第16-17页
  3.危机预警第17-18页
二、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概况第18-24页
 (一)广播新闻媒体的优越性第18-21页
  1.伴随性第18页
  2.及时性第18-19页
  3.简洁性第19页
  4.灵活性第19-20页
  5.广泛性第20-21页
  6.便携性第21页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发展困境第21-24页
  1.听觉信息的不确定性第21页
  2.创新性被约束第21-22页
  3.广播新闻传播形式受到冲击第22页
  4.广播新闻内容受到制约第22-24页
三、中国之声节目概述第24-33页
 (一)节目定位与节目形式第24-26页
  1.节目定位—广播新闻频道第24页
  2.节目形式—轮盘+板块第24-26页
 (二)节目内容与节目特征第26-27页
  1.节目内容—新闻消息与深度报道的结合第26页
  2.节目特征—新闻本质的回归第26-27页
 (三)中国之声品牌节目分析第27-30页
  1.《新闻和报纸摘要》第27-28页
  2.《新闻从横》第28-29页
  3.《央广新闻晚高峰》第29-30页
 (四)案例分析:2015中国之声两会新闻报道第30-33页
  1.信息类新闻报道第30-31页
  2.专题报道第31页
  3.连线报道第31-33页
四、中国之声新闻节目的特色第33-44页
 (一)节目题材的亲民性与典型性第33-36页
  1.新闻传播蕴含情感第33-34页
  2.树立国家媒体的公益形象第34-35页
  3.关注社会热点,理顺公众情绪第35-36页
 (二)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和权威性第36-38页
  1.常规新闻报道:遵循新闻规律,提升公信力第36页
  2.媒体整合报道:利用资源融合,强化把关人作用第36-37页
  3.突发事件报道:引导正确主流价值观,彰显广播新闻影响力第37-38页
 (三)节目形式的灵活性和亲切性第38-40页
  1.循环播出第38-39页
  2.现场报道第39页
  3.跨媒体合作取得新突破第39-40页
 (四)节目编排的创新性和引导性第40-44页
  1.用生活化的语言,做生动的新闻第40-41页
  2.问责式语态颇具力量第41-42页
  3.有思想的点评,引导新闻走向第42-44页
五、从中国之声看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战略第44-52页
 (一)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第44-46页
  1.声音元素多元化第44-45页
  2.传播理念“人本化”第45页
  3.双向传播常态化第45-46页
  4.传播渠道立体化第46页
 (二)广播新闻的创新战略第46-52页
  1.发布权威新闻,强化社会责任第46-47页
  2.创新报道内容,提高报道质量第47-48页
  3.推进品牌战略,打造品牌栏目第48-49页
  4.规范播音语言,保持新闻新鲜第49页
  5.丰富传播形式,加强媒介合作第49-50页
  6.优化新闻队伍,提升职业素养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传播学视野下电视访谈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