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选题依据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5页
一、微博概说第15-19页
 (一)微博的定义第15-16页
 (二)微博的分类第16-17页
 (三)微博的功能第17-19页
  1. 微博的基本功能第17页
  2. 微博的主要功能第17-18页
  3. 微博的核心与延伸功能第18-19页
二、微博的发展现状第19-23页
 (一)微博产生的背景第19-20页
 (二)国外微博的发展状况第20页
 (三)国内微博的发展状况第20-23页
  1.引入期:2007年5月——2009年2月第20-21页
  2.成长期:2009年2月——2012年初第21页
  3.成熟期与创新期:2012年初——至今第21-23页
三、微博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3-31页
 (一)内容碎片化引发泛阅读困境与“信息茧房”第23-25页
  1.碎片化的微博信息第23-24页
  2.微博的泛阅读困境第24-25页
  3.“信息茧房”与群体极化现象第25页
 (二)意见领袖高度掌控话语权,缺少把关意识第25-26页
 (三)“围观”造成情绪性意见失控第26-27页
 (四)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适宜性”受到挑战第27-28页
 (五)缺少信息监管,致使谣言泛滥第28-29页
 (六)发生不文明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第29-31页
四、微博传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第31-40页
 (一)加强内容管理,做好信息整合第31页
 (二)以“意见领袖”为核心,增强把关意识,传播正能量第31-32页
 (三)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建立微博道德规范体系第32-33页
 (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进行第三方纠正第33-34页
 (五)建立微博信息监管与舆论引导的自律机制第34-38页
  1.推行微博实名管理体制第34-35页
  2.建立微博内容审查制度第35-36页
  3.成立微博辟谣及自律委员会第36页
  4.加强舆论引导,注重政府官方微博建设第36-38页
 (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第38-40页
五、微博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第40-43页
 (一)创建即时搜索功能第40-41页
 (二)打造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直播栏目研究--以《直播锦州》为例
下一篇:中国之声广播新闻节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