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主题个性化教学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前言 | 第8-11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8-11页 |
1.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第8页 |
2. 个性化教学的功能所在 | 第8页 |
3. 外国有成功的经验 | 第8-9页 |
4. 生物个性化教学设计研究的不足 | 第9-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2. 调查研究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三、 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涵义及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一) 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涵义 | 第12-14页 |
1. 个性的涵义 | 第12页 |
2. 个性化教学的涵义 | 第12-13页 |
3. 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 个性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4-15页 |
2. 认知负荷理论 | 第15-16页 |
四、 《健康地生活》内容分析 | 第16-18页 |
(一) 知识点分析 | 第16-18页 |
(二) 学习意义分析 | 第18页 |
五、 《健康地生活》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一) 课型分类的原则 | 第18页 |
(二) 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六、 《健康地生活》个性化教学案例 | 第19-48页 |
(一) 理论课设计案例 | 第19-41页 |
(二) 实验课设计案例 | 第41-44页 |
(三) 实习课设计案例 | 第44-48页 |
七、 结语 | 第48-50页 |
(一) 结果和结论 | 第48-49页 |
(二) 创新点和需要继续研究的方面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