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志愿组织参与南京城市社区服务的常态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工人新村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2页
  一、 基本概念第14-15页
  二、 主要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三、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四、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五、 研究评述第21-2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2-25页
  一、 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二、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23-24页
  三、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第24-25页
第一章 志愿组织参与南京城市社区服务建设现状与问题第25-31页
 第一节 南京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5-28页
  一、 南京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现状第25-26页
  二、 南京城市社区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6页
  三、 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重要意义第26-28页
 第二节 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8-31页
  一、 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发展现状第28-29页
  二、 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第二章 个案分析—南京市鼓楼区工人新村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发展情况第31-39页
 第一节 工人新村社区建设简介第31-32页
 第二节 工人新村社区志愿组织建设发展情况第32-34页
  一、 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背景第32页
  二、 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成效第32-34页
 第三节 工人新村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经验总结第34-39页
  一、 政府支持,合理引导第34页
  二、 创新志愿服务机制、落实志愿服务制度第34页
  三、 打造品牌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第34-35页
  四、 整合社会资源,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第35-37页
  五、 注重典型的宣传,定期开展讲评交流会第37-39页
第三章 国内外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经验借鉴第39-46页
 第一节 美国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经验第39-40页
 第二节 香港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经验第40-41页
 第三节 武汉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经验第41-43页
  一、 构建三级网络第41-42页
  二、 力推特色服务第42页
  三、 完善激励措施第42-43页
 第四节 国内外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启示第43-46页
  一、 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志愿组织之间的关系第43页
  二、 完善志愿服务者的培训工作,保障志愿组织人员的稳定性第43-44页
  三、 贴近居民需求,打造志愿组织服务的品牌第44-45页
  四、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第45-46页
第四章 志愿组织参与南京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常态化发展路径的探索第46-53页
 第一节 确立构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设常态化发展路径的指导思想第46-47页
  一、 发挥社区居委会的协调作用第46页
  二、 扎根社区,依靠居民第46-47页
 第二节 志愿组织参与南京城市社区服务建设的常态化发展路径第47-53页
  一、 法制建设是常态化发展路径的基本保障第47页
  二、 优化政府与志愿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常态化发展路径的重要环节第47-48页
  三、 加强志愿组织自身发展是常态化发展路径的关键第48-49页
  四、 加强阵地建设为常态化发展路径提供新途径第49-50页
  五、 青奥等大型赛事为常态化发展路径建设提供契机第50-51页
  六、 提升社区认同感是常态化发展路径建设的外在动力第51页
  七、 引入社区志愿服务效果评价机制建设常态化发展路径的新思路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基层公务员培训研究
下一篇: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