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相学(金属的组织与性能)论文--金属的组织论文--状态图(相图)论文

Li-Si-(Zr,V)三元系相关系的实验测定与热力学计算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符号说明表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9-1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0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第10-13页
     ·碳基类材料第11页
     ·金属氧化物材料第11-12页
     ·锡基合金第12页
     ·硅基及其复合材料第12-13页
   ·Li-Si-(Zr,V)三元系研究现状第13-21页
     ·Li-Si 二元系第13-15页
     ·Si-Zr 二元系第15-16页
     ·V-Si 二元系第16-18页
     ·Li-V 二元系第18页
     ·Li-Zr 二元系第18-19页
     ·Li-Si-Zr 三元系第19-20页
     ·Li-Si-V 三元系第20-21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22-24页
   ·相图测试方法第22-24页
     ·实验材料及主要实验设备第22-23页
     ·实验步骤第23页
     ·金相样品的制备与观察检测第23-24页
第4章 Li-Si-Zr 三元体系 470K 实验等温截面的实验测量第24-32页
   ·Li-Si-Zr 三元体系化合物 XRD 谱图的计算第24-28页
     ·根据晶体结构计算 XRD 谱图原理第24-25页
     ·三元化合物 ZrLi_2Si XRD 谱图的计算第25页
     ·三元化合物 ZrLiSi XRD 谱图的计算第25-26页
     ·三元化合物 Zr_4Li_(1.38)Si_4XRD 谱图的计算第26-27页
     ·三元化合物 Zr_(2-x)Li_(x+y)Si_(1-y)(x=0.17,y=0.12) XRD 谱图的计算第27-2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5章 热力学计算原理及方法第32-39页
   ·相图计算第32-36页
     ·CALPHAD 方法概述第32-33页
     ·相图计算的原理第33-34页
     ·相图计算的 CALPHAD 方法第34-36页
   ·热力学模型第36-38页
     ·理想溶体近似第36页
     ·正规溶体近似第36-37页
     ·次正规溶体模型第37页
     ·亚点阵模型第37-38页
   ·相图热力学计算常用软件第38-39页
第6章 Li-Si-(Zr,V)三元体系的热力学优化及应用第39-54页
   ·热力学模型第39-40页
     ·次正规溶体模型第39-40页
     ·化学计量比化合物模型第40页
     ·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模型第40页
   ·相图优化结果分析第40-51页
     ·Li-Zr 二元系的优化第40-41页
     ·Li-V 二元系的优化第41-42页
     ·Li-Si-Zr 三元系的优化第42-47页
     ·Li-Si-V 三元系的优化第47-51页
   ·Li-Si-(Zr,V)三元系化合物理论比容量的计算第51-53页
     ·Li-Si-Zr 三元系化合物的理论比容量计算第51-52页
     ·Li-Si-V 三元系化合物的理论比容量计算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7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论文总结第54页
   ·工作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1-62页
附录 A Li-Si-Zr 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第62-70页
附录 B Li-Si-V 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第70-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压应力下硬质合金的磨削实验与离散元模拟
下一篇:磁控细丝埋弧焊缝跟踪传感器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