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土地整治 | 第18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 第18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 第18-19页 |
| ·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19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 ·人地和谐理论 | 第21页 |
| ·区位理论 | 第21-22页 |
| 3 巴彦淖尔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 | 第22-29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2-24页 |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2页 |
| ·自然条件 | 第22-23页 |
| ·社会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 ·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 | 第24-26页 |
|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有利条件 | 第27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限制因素 | 第27-29页 |
| 4 巴彦淖尔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 第29-48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 第29-37页 |
| ·人口预测 | 第29-33页 |
| ·理论潜力测算 | 第33-37页 |
| ·现实潜力的确定 | 第37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级 | 第37-44页 |
| ·潜力分级依据 | 第37-38页 |
| ·潜力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38-40页 |
| ·潜力分级 | 第40-44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分析 | 第44-48页 |
| ·城乡一体化整治模式 | 第44-46页 |
| ·中心村整合型整治模式 | 第46页 |
| ·村庄内部改造控制整治模式 | 第46-47页 |
| ·迁移重建型整治模式 | 第47-48页 |
| 5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对策与建议 | 第48-51页 |
| ·重在持续,严格保护,提高质量保发展 | 第48页 |
| ·重在提升,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发展 | 第48页 |
| ·重在为民,落实民生,城乡统筹重发展 | 第48-49页 |
| ·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实施的组织保障建设 | 第49页 |
| ·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实施监管制度 | 第49页 |
| ·加强日常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明晰土地权属 | 第49-51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