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选题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20页 |
·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关于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国内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0-21页 |
·访谈法 | 第21页 |
·分析比较法 | 第21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41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倦怠定义的来源 | 第22页 |
·职业倦怠的概念理解 | 第22-23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三维 | 第23页 |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提纯 | 第23-24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30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 第24-25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25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年龄上的差异 | 第25-26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教龄上的差异 | 第26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学历上的差异 | 第26-27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职称上的差异 | 第27-28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周课时上的差异 | 第28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月收入上的差异 | 第28-29页 |
·人口学变量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第29-30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致因 | 第30-38页 |
·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无法充分体现,缺乏职业自豪感 | 第30-33页 |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 | 第33-34页 |
·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使学校体育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 第34页 |
·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本质性识别 | 第34-35页 |
·体育学科理论建设缺乏独立性 | 第35-36页 |
·体育教师自身的不足 | 第36-38页 |
·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 | 第38-41页 |
·表现 | 第38-39页 |
·危害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思考 | 第41-46页 |
·政府和社会支持方面 | 第41页 |
·学校组织环境方面 | 第41-43页 |
·体育教师教学和带运动队的能力培养方面 | 第43-44页 |
·教师个人心理调节能力方面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及不足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概念界定 | 第46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 第46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致因 | 第46页 |
·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 | 第46-47页 |
·缓解太原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与思考 | 第47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