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氨基酸添加和响应面优化促利迪链霉菌抗真菌物产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氨基酸在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第9-11页
     ·作为抗生素的直接前体第9-10页
     ·与抗生素有共同的代谢中间体第10页
     ·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激活剂或抑制剂第10-11页
     ·促进或抑制抗生素产生菌的生长繁殖第11页
   ·抗生素生产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常用方法及优缺点第11-16页
     ·物理诱变育种第12-14页
     ·化学诱变育种第14-16页
     ·复合诱变育种第16页
   ·培养基优化的常见方法第16-20页
     ·单因子优化试验第17页
     ·正交优化试验第17页
     ·部分因子试验第17-18页
     ·Plackett-Burman 试验第18-19页
     ·响应面设计第19-20页
   ·本文的立题背景、意义、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立题背景、意义第20-21页
     ·立题依据第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氨基酸添加对利迪链霉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22-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菌种第22页
     ·培养基第22-23页
     ·培养条件第23页
     ·主要仪器第23-24页
     ·主要试剂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5页
     ·菌体干重的测定第24页
     ·酵滤液的获得与处理第24页
     ·HPLC 测定利迪链菌素的含量第24页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测定第24-25页
     ·发酵液抗真菌活性检测第25页
     ·氨基酸添加实验方法第25页
   ·实验设计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5页
     ·摇瓶中异亮氨酸添加对利迪链菌素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摇瓶中缬氨酸添加对利迪链菌素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摇瓶中谷氨酸添加对利迪链菌素的影响第28-30页
     ·摇瓶中脯氨酸添加对利迪链菌素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5L 发酵罐中谷氨酸添加对利迪链菌素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31-34页
     ·5L 发酵罐中脯氨酸添加对利迪链菌素和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高产利迪链霉菌的诱变筛选第36-46页
   ·材料第36-37页
     ·菌种和培养基第36页
     ·仪器第36页
     ·溶液和试剂第36-37页
   ·实验方法第37-39页
     ·利迪链霉菌 E9 的紫外(UV)诱变第37页
     ·突变株的摇瓶初筛和复筛第37-38页
     ·高产菌株不同发酵时间抗真菌活性实验第38页
     ·高产菌株的稳定性实验第38页
     ·高产菌株对其他真菌的抗性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紫外诱变的与孢子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第39页
     ·突变菌株的初筛和复筛第39-41页
     ·高产菌株抗真菌活性分析第41-42页
     ·高产菌株的传代稳定性分析和发酵罐实验第42-44页
     ·高产菌株对其他真菌的抗性分析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高产菌株的培养基优化第46-62页
   ·材料与方法第46页
     ·菌种第46页
     ·试剂第46页
     ·实验设备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48页
     ·氮源和碳源的选择第46-47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利迪链霉菌 E12 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47页
     ·Box-Behilken Design(BBD)试验设计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分析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60页
     ·确定最佳碳源和氮源及其浓度范围第48-51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 E12 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BBD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52-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V光固化水性木器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硼氟二吡咯染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