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1 绪论 | 第14-26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 ·选题意义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26页 |
| ·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 ·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 2 金融道德风险概论 | 第26-48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界定 | 第26-36页 |
| ·道德风险的内涵 | 第26-29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内涵 | 第29-32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基本表现 | 第32-36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主要特征 | 第36-43页 |
| ·复杂性 | 第37-38页 |
| ·隐蔽性 | 第38-39页 |
| ·突发性 | 第39-40页 |
| ·普遍性 | 第40-42页 |
| ·扩散效应 | 第42-43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来源与构成 | 第43-48页 |
| ·金融监管者的道德风险 | 第43-44页 |
| ·金融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 第44-46页 |
| ·金融活动参与者的道德风险 | 第46-48页 |
| 3 金融道德风险的成因 | 第48-74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行业特性 | 第48-55页 |
| ·金融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 | 第48-49页 |
| ·金融活动主体的多样性 | 第49-52页 |
|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 第52-55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制度因素 | 第55-60页 |
| ·产权关系界定不清 | 第55-56页 |
| ·行业法律法规滞后 | 第56-58页 |
| ·国家信用担保制度 | 第58-60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环境因素 | 第60-69页 |
| ·国际环境 | 第60-64页 |
| ·国内环境 | 第64-69页 |
| ·金融道德风险的道德因素 | 第69-74页 |
| ·消费主义对道德规范的冲击 | 第69-71页 |
| ·虚无主义对价值信念的侵蚀 | 第71-74页 |
| 4 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的基本理念 | 第74-80页 |
|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 | 第74-75页 |
| ·制度规范建设的人性化 | 第75-77页 |
| ·防范措施的全面性 | 第77-79页 |
| ·防范意识的长期性 | 第79-80页 |
| 5 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的机制建设 | 第80-112页 |
| ·强化金融道德风险的监管 | 第80-91页 |
| ·金融机构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80-83页 |
| ·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 | 第83-86页 |
| ·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 | 第86-87页 |
| ·强化对金融监管者的问责制建设 | 第87-89页 |
| ·对网络金融的监管 | 第89-91页 |
| ·完善金融道德风险防范体系 | 第91-112页 |
| ·改善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 | 第91-93页 |
| ·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 | 第93-94页 |
| ·健全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 | 第94-96页 |
| ·完善道德风险的惩戒机制 | 第96-98页 |
| ·健全管理层的权力约束机制 | 第98-100页 |
| ·建设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 第100-101页 |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101-105页 |
| ·改善经理人市场 | 第105-108页 |
| ·完善声誉机制建设 | 第108-112页 |
| 6 金融道德风险防范的道德建设 | 第112-142页 |
| ·构建金融职业道德体系 | 第112-121页 |
| ·构建金融职业道德的意义 | 第113-114页 |
| ·金融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 第114-116页 |
| ·构建金融职业道德评级体系 | 第116-118页 |
| ·民间金融的启示:社会自组织的道德教化功能 | 第118-121页 |
| ·提升金融业的道德自觉建设 | 第121-142页 |
| ·道德自觉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 第122-123页 |
| ·金融机构中道德自觉的重要性 | 第123-124页 |
| ·金融道德自觉建设的环境支撑 | 第124-125页 |
| ·金融道德自觉建设个体的道德教育 | 第125-130页 |
| ·金融道德自觉建设的企业文化培育 | 第130-133页 |
| ·金融道德自觉建设的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 第133-142页 |
| 7 结论 | 第142-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50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0-15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