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和创新点 | 第10-13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和历史背景 | 第14-25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 第14-22页 |
(一)马克思的收入分配思想理论 | 第14-18页 |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收入分配思想理论 | 第18-20页 |
(三)毛泽东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20-22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形成的主要历史背景 | 第22-25页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按劳分配的背离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 | 第22-23页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分配理论的变革 | 第23-24页 |
(三)苏东剧变惊醒中国应探索适合自己的分配方式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历史发展 | 第25-33页 |
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发展 | 第25-27页 |
(一)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 第25-26页 |
(二)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第26-27页 |
(三)中共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 | 第27页 |
二、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发展 | 第27-31页 |
(一)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 | 第27-29页 |
(二)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第29-30页 |
(三)中共十六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第30-31页 |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发展 | 第31-33页 |
(一)继续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体现社会公平 | 第31-32页 |
(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2-33页 |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评析 | 第33-42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3-39页 |
(一)既注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又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 第33-35页 |
(二)关注民生疾苦,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 第35-37页 |
(三)批判地继承超越、借鉴中国与西方文化中的公平思想 | 第37-38页 |
(四)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 第38-39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价值 | 第39-42页 |
(一)结合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 | 第39-40页 |
(二)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 第40-41页 |
(三)推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 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思想、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 | 第42-57页 |
一、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42-50页 |
(一)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二)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50页 |
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的思考 | 第50-57页 |
(一)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战略,缩小收入差距 | 第51-53页 |
(二)多管齐下,促进分配公平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